第629章 招揽人才到幽州(第2页)

贾长生眉头紧锁,在密室中来回踱步,对着心腹们沉声道:“幽州牧刘虞与白马将军公孙瓒雄踞于此,势力庞大,我等若要暗中发展,实非易事。然欲成大业,人才不可或缺。当务之急,是速速打探幽州境内有哪些贤才可用,诸位可有良策?”

谋士李肃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主公,幽州地广人众,藏龙卧虎。据我所知,有田畴者,北平无终人,年少时便聪慧过人,志节高尚。其虽身处乱世,却能聚众自保,于当地颇有威望,且熟知山川地理,若能得之,于我军行军作战、屯垦驻守皆大有裨益。”

贾长生微微点头:“此子听起来确是可用之才。还有何人?”

赵峰抱拳说道:“主公,有牵招者,安平观津人。为人慷慨,有胆识,且擅长谋略。其与异族多有交往,若能将其招至麾下,可助主公抚定边疆,化解与异族之纷争,使我军无后顾之忧,专心应对刘虞与公孙瓒。”

贾长生眼睛一亮:“善。牵招若能为我所用,边疆之事可安矣。”

这时,孙瑜也开口道:“主公,蓟城有徐邈,此人德行兼备,才学出众。其在当地士林颇有声誉,若得他相助,可助主公广纳贤才,兴办学府,教化民众,使我军在幽州之地更得民心。”

贾长生沉思片刻:“徐邈之名,我亦有所耳闻。只是他为人清高,恐不易招揽。”

陈影拱手道:“主公勿忧。我等可先派人暗中观察其日常喜好与交往之人,投其所好,再由主公亲书书信一封,表明求贤若渴之心与宏伟抱负,或可打动他。”

贾长生颔首认可:“就依陈影之言。还有其他贤才否?”

一直默默思考的王猛说道:“主公,辽西有韩当,武艺高强,精于水战。其本在当地颇有名气,若能招募而来,可增强我军水军实力。如今公孙瓒之白马义从纵横陆地,我等若有水军与之抗衡,他日决战,胜算便多几分。”

贾长生道:“韩当确是一员猛将,然其心性如何?可愿追随我等?”

李肃回答道:“主公,韩当为人重义气,若主公能以大义待之,许以重用,再加上其对公孙瓒之行事风格或有不满,当有机会招揽。”

贾长生思索片刻后下令:“赵峰,你率一队精锐,乔装改扮,前去打探田畴、牵招与韩当三人详细情形,包括他们的日常行踪、身边亲近之人、对当下局势之看法等,务必详尽。陈影,你负责密切监视刘虞与公孙瓒的动静,若他们对我等招募行动有所察觉,即刻回报。孙瑜、李肃,你们二人筹备厚礼,待赵峰回报之后,我等便制定具体招揽之策。”

众人齐声领命:“诺!”

半月之后,赵峰归来,径直来到密室向贾长生复命。
“主公,末将已将田畴、牵招与韩当之事打探清楚。田畴在无终县组织乡民结寨自保,抵御山贼流寇,其寨中秩序井然,乡民皆对他忠心耿耿。他常与当地贤士探讨学问,关注天下大势,似对刘虞之仁政颇为赞赏,但对公孙瓒之武治亦有微词。”

贾长生问道:“那牵招呢?”

赵峰接着说道:“牵招近日正与乌桓部落交涉,化解一场因互市纠纷引发的冲突。他在异族中威望颇高,行事公正,不偏不倚。末将听闻,他对能安定边疆、促进各族和睦相处之主君颇为向往。”

“甚好。韩当那边如何?”

“韩当在辽西训练水军,其麾下士卒纪律严明。公孙瓒对他虽有重用,但韩当对公孙瓒近年来与刘虞争斗不断,致使幽州百姓受苦之举,心有不忍。且他久闻主公大名,对主公在乱世中欲有一番作为亦有所耳闻,似有观望之意。”

贾长生听后,心中已有计较:“赵峰,你且下去休息。李肃、孙瑜,你二人速来商议招揽之事。”

李肃与孙瑜入内,贾长生说道:“田畴既赞赏刘虞之仁政,我等当以仁义之举示之。可先派人送去粮食布匹,助其乡民度过难关,再由我亲往拜访,与其畅谈天下大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其知晓我欲救民于水火、重整大汉之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