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进攻和发展(第2页)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贾长生始终静静地听着,未发一言。他的心中也在权衡利弊,进攻,意味着快速的胜利与荣耀,但风险巨大;开发,虽看似缓慢,但却能为未来打下坚实基础。许久之后,他缓缓站起身来,帐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诸位将军、谋士,今日之言,皆为我军之未来着想,本将深感欣慰。”贾长生的声音沉稳而坚定,“高句丽之事,关乎重大,不可草率决定。我以为,可先派细作深入高句丽境内,打探其兵力部署、民心所向以及物资储备等详细情况。同时,组织部分兵力在现有区域进行小规模的开发试点,积累经验。待情报完备,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全面的战略。无论是进攻还是开发,我们都要做到知己知彼,谋定而后动。这一战,不仅是为了我朝的疆土扩张,更是为了万千将士的生死存亡和我朝的长治久安。” 

 贾长生的话让众人心中的浮躁之气渐渐平息,纷纷点头称是。这场关于高句丽未来的争论暂时落下帷幕,但每个人都知道,真正的决策尚未到来,而他们即将面临的挑战,也才刚刚开始。 

 主帐内气氛凝重,贾长生坐于首位,目光冷峻地审视着摊在案几上的地图,那曲折的山川河流与城郭标记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上即将展开的风云变幻。诸将与谋士分坐两侧,虽神情各异,但皆能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紧张与期待,此次会议将决定他们在这片战场上的下一步关键布局。 

 “大帅,依末将之见,当务之急乃是全力进攻高句丽北部临海区域。如今我军在南部战线已初显优势,士气高昂,若乘胜追击,直捣其北部要害,高句丽必首尾难顾,可一战而定乾坤!”率先发言的是先锋将领刘猛,他霍然起身,双手握拳,眼中闪烁着炽热的战意,声如洪钟般在帐内回响,仿佛胜利已在眼前招手。 

 刘猛的话语刚落,帐内便响起一阵低声的议论。谋士王韬却微微摇头,轻咳一声后拱手道:“刘将军勇猛,然此举恐有不妥。我军深入高句丽腹地已久,虽有小胜,但补给线已拉得过长,将士们也多有疲惫。况且北部临海区域地势险要,高句丽必重兵防守,强攻之下,胜负难料。反观我军后方,新占之地民心未附,经济凋敝,若此时不加以经营发展,恐生内乱。当务之急,应是留下足够兵力巩固后方,发展生产,稳定民心,以图长远之计。”王韬面容清瘦,眼神中透着谋士的沉稳与睿智,说话间不急不缓,却条理清晰,引得不少将领陷入沉思。 

 “王谋士之言,未免过于保守!”刘猛一听,不禁皱起眉头,提高声调反驳道,“兵贵神速,如今高句丽已是强弩之末,若不趁此良机一举拿下,待其缓过神来,重新组织防线,我军之前的牺牲岂不白费?况且战争本就是冒险,岂能因些许困难便畏缩不前?至于后方,只需留下少许兵力维持秩序即可,怎能因噎废食,错失战机?”刘猛情绪激动,脸颊微微泛红,显然对王韬的观点极为不满。 

 “刘将军莫急,且听我一言。”老将赵宏沉稳地开口,他的声音带着岁月沉淀的威严,“王谋士所言并非毫无道理。我军征战多年,深知后勤保障与民心所向的重要性。后方不稳,前方军心难安。但刘将军的进取之心亦不可忽视,高句丽北部临海区域资源丰富,若能攻克,对我军亦是极大助力。依老夫之见,不妨采取折中之策,留下部分兵力发展后方,同时加强对岛国方向的防御,以防其趁火打劫。另一部分兵力则继续对高句丽北部保持压力,采取游击战术,骚扰其边境,寻机而动,不必急于强攻,待后方根基稳固,再全力进军,如此可保万无一失。”赵宏的建议让帐内气氛稍缓,不少人开始交头接耳,权衡利弊。 

 “赵将军所言,看似周全,实则过于拖沓。”年轻将领林羽突然起身,抱拳道,“如今形势瞬息万变,高句丽内部亦有矛盾,若我们不迅速出击,一旦其内部和解,联合对抗我军,局面将更加复杂。我愿率一支精兵,直插高句丽北部临海区域,凭借我军的锐气与精良装备,定能撕开其防线,为后续大军开辟道路。至于后方发展,可招募当地百姓协助,以战养战,既能加快发展速度,又能让百姓归心,岂不是一举两得?”林羽身姿挺拔,眼神中透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话语中充满了自信与果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