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贾长生登基(第2页)
贾长生听完,略作思考后说道:“平壤城皇宫正殿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修缮之事一定要尽快完成,而且要确保万无一失。朕要让天下人看到,我大隋帝国的登基大典,是何等的辉煌壮丽。”
“遵旨,陛下。”陈渊连忙应道,“此外,关于大典的仪式流程,臣等也参考了历代王朝的登基大典,结合我大隋帝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详细的方案。大典当日,陛下将身着冕服,头戴冕旒,在百官的簇拥下登上正殿的高台。届时,将举行祭天、祭地、祭祖先等仪式,以祈求天地神灵和祖先的庇佑。之后,陛下将宣读即位诏书,向天下宣告大隋帝国的成立以及陛下的治国方略。”
贾长生认真地听着,不时微微点头。“这些仪式都很重要,切不可有丝毫差错。朕要让天下人知道,我大隋帝国的建立,乃是顺应天命,是为了让天下百姓过上太平日子。”
“陛下圣明。”陈渊接着说道,“在仪式流程确定之后,臣等又开始筹备大典所需的各种器物。冕服、冕旒、玉玺等物,都已安排工匠们日夜赶制。其中,玉玺乃是国之重器,臣已挑选了最上等的玉石,聘请了国内最顶尖的雕刻工匠,务必将其雕琢得精美绝伦,彰显我大隋帝国的至高无上。”
贾长生微微皱眉,说道:“玉玺之事,关系重大,一定要确保万无一失。朕听闻,制作玉玺的过程极为复杂,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你们一定要督促工匠们,加快进度,同时保证质量。”
“陛下放心,臣定会全力以赴。”陈渊说道,“除了这些,大典所需的仪仗队、乐舞队等也都在紧张地训练当中。仪仗队将由我大隋帝国最精锐的士兵组成,他们将身着华丽的服饰,手持各种兵器,在大典上展现出我大隋帝国的军威。乐舞队则将演奏各种庄重而典雅的音乐,表演优美的舞蹈,为大典增添喜庆的氛围。”
贾长生满意地笑了笑,说道:“很好,这些都安排得很妥当。朕要让天下人看到,我大隋帝国不仅有强大的武力,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陛下,还有一件事。”陈渊犹豫了一下,说道,“登基大典乃是我大隋帝国的头等大事,臣认为,应该邀请天下各国的使者前来观礼。这样既能彰显我大隋帝国的大国风范,又能让各国知道我大隋帝国的崛起,从而确立我大隋帝国在天下的地位。”
贾长生沉思片刻,说道:“陈卿所言极是。此事就交由你去办吧,尽快向各国派出使者,邀请他们前来观礼。不过,在邀请使者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礼仪,不可有丝毫怠慢。”
“遵旨,陛下。”陈渊领命道,“臣一定会挑选最得力的使者,以最隆重的礼仪邀请各国使者前来。”
贾长生又与陈渊商议了一些细节问题,直到天色渐暗,才让陈渊退下。待陈渊离开后,贾长生独自一人站在高台上,望着宫殿外渐渐亮起的灯火,心中思绪万千。他深知,登基大典不仅仅是一场仪式,更是他向天下展示大隋帝国实力和决心的重要契机。他必须要让这场大典办得完美无缺,让天下人都对大隋帝国敬畏有加。
接下来的日子里,整个平壤城都沉浸在一片忙碌而紧张的氛围之中。工匠们日夜不停地赶制着大典所需的各种器物,士兵们刻苦训练,力求在大典上展现出最完美的姿态。而陈渊等大臣们则四处奔走,协调各项筹备工作,确保一切都能按照计划顺利进行。
在筹备登基大典的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有一次,负责制作冕服的工匠们遇到了难题。冕服上的图案设计极为复杂,需要用到多种珍贵的丝线和宝石,而且每一个细节都必须严格按照传统的样式来制作。工匠们在制作过程中,由于对一些图案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导致制作出来的冕服与预期的效果相差甚远。
当贾长生得知此事后,立刻召集了所有参与制作冕服的工匠,亲自来到制作现场。他看着那些制作出来的冕服,脸色变得十分阴沉。“这就是你们做出来的东西?如此粗制滥造,如何能在登基大典上使用?”贾长生的声音冰冷而严厉,让在场的工匠们都吓得瑟瑟发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