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新目标

 经过一整天的激战,大隋的水陆两军都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在海上,大隋水军重创了岛国水军,击沉了敌人大量的战船,歼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在陆地上,陈武率领的陆军成功地攻克了岛国军队的据点,消灭了盘踞在沿海的敌人。 

 贾长生得知前方传来的捷报后,龙颜大悦。他对水陆两军的将士们进行了嘉奖,称赞他们为大隋立下了赫赫战功。这场胜利不仅保卫了大隋的海疆和百姓的安宁,也让刚刚建立的大隋帝国在国际上树立了威严,让其他国家不敢轻易对大隋发动挑衅。 

 然而,贾长生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深知,要想让大隋帝国长治久安,必须不断加强国家的实力和国防建设。于是,他下令在沿海地区修建更多的防御工事,加强水军和陆军的训练,同时积极发展国内的经济和文化,为大隋的繁荣昌盛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贾长生的领导下,大隋帝国逐渐走向了繁荣富强的道路。而这场与岛国军队的战斗,也成为了大隋历史上的一段光辉篇章,被人们传颂至今。 

 在大隋帝国的朝堂之上,气氛庄严肃穆。巨大的宫殿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一排排高大的立柱仿佛是帝国威严的象征。今日,刚刚取得歼灭岛国水军辉煌胜利的贾长生,端坐在龙椅之上,面容严肃而深邃,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殿下整齐排列的文武大臣,心中正思索着帝国下一步的战略走向。 

 “众爱卿,如今我大隋水军已将那岛国来犯之军尽数歼灭,沿海百姓暂得安宁。然那岛国贼心不死,此次虽遭重创,日后必还会生事。朕今日召集诸位,便是要商讨一番,我大隋是否应乘胜追击,直捣岛国,以绝后患。”贾长生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在空旷的朝堂上回荡。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武将们大多摩拳擦掌,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们渴望在战场上继续建功立业,为大隋开疆拓土。而文臣们则眉头紧锁,面露忧虑之色,他们更注重国家的稳定和长远发展,对贸然进攻岛国的行动心存顾虑。 

 这时,一位身材魁梧、满脸胡须的武将大步走出队列,正是此次海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水军元帅林渊。他单膝跪地,声音洪亮地说道:“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便是进攻岛国。我大隋水军此次大获全胜,士气正旺,将士们皆渴望乘胜追击,一举踏平岛国。那岛国不过是弹丸之地,如今其水军已被我军摧毁,国内定然人心惶惶,防御空虚。此时出兵,我军定能势如破竹,将其纳入我大隋版图。如此一来,不仅能消除日后的隐患,还能为我大隋增添无尽的财富和资源。望陛下早做决断,臣愿率水军为陛下冲锋陷阵!” 

 林渊的话语慷慨激昂,不少武将纷纷点头附和,他们高呼着“愿为陛下效命”,一时间,朝堂上充满了激昂的战斗气息。 

 然而,站在一旁的宰相李贤却微微摇头,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老臣以为此事还需从长计议。我大隋刚刚建立,虽在军事上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但百废待兴,国内民生亟待恢复。此时若倾尽全力进攻岛国,必定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且跨海作战,困难重重,海上天气变幻莫测,后勤补给也极为困难。若战事久拖不决,不仅会让我大隋陷入困境,还可能引发国内的不稳定。再者,即使我们成功占领了岛国,如何治理也是一个大问题。那里风土人情与我大隋迥异,强行统治恐会引起当地民众的反抗,反而得不偿失。” 

 李贤的一番话,说得有理有据,不少文臣纷纷表示赞同。他们低声议论着,认为当前应该先巩固国内的统治,发展经济,增强国力,而不是急于对外扩张。 

 贾长生听了两人的话,微微颔首,目光投向了另一位资深武将——陆军元帅陈武:“陈爱卿,你久经沙场,经验丰富,对此事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