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袁绍行动
李儒一袭黑袍,面容冷峻,神色凝重地说道:“主公,长安虽地势险要,但仅靠城外布防还远远不够。我们需从多方面着手,加固城防,储备物资,方能万无一失。”
董卓皱着眉头,不耐烦地说道:“少废话,有什么主意,赶紧说!”
李儒微微点头,继续说道:“首先,我们要加固长安的城墙。组织百姓和士兵,日夜赶工,将城墙加厚、加高,增设瞭望塔和烽火台,以便及时发现敌军动向。同时,在城墙上布置大量的滚木礌石、强弓硬弩,让敌军难以靠近。”
董卓听后,微微点头,说道:“此计可行,就由你负责此事,务必尽快完成。”
“遵命。”李儒领命退下。
“吕布,你听令。”董卓转头看向吕布,说道,“你率三万精锐骑兵,在长安城外五十里处扎营,作为第一道防线。一旦发现诸侯联军的踪迹,立即向城内报告,不得有误!”
“孩儿遵命!”吕布站起身来,双手抱拳,领命而去。
安排完城外的防御,董卓又开始着手城内的防御。他下令将长安城内的百姓全部组织起来,按照年龄和性别进行分工。年轻力壮的男子编入民团,协助士兵守城;妇女则负责为士兵们准备食物和衣物;老人和孩子则被集中安置在城中的安全地带,由专人看守。
“哼,我就不信,诸侯联军能攻破我这固若金汤的长安!”董卓站在城楼上,望着正在忙碌的百姓和士兵,心中暗自得意。
然而,董卓深知,仅靠防守还不足以让他安心。他还需要扩充自己的军队,增强实力。于是,他下令在长安及周边郡县大肆征兵,无论贫富,只要是男子,都必须应征入伍。一时间,长安城内哭声震天,百姓们纷纷为自己的儿子、丈夫担忧。
“大人,求求您,放过我的儿子吧,他还小,不懂打仗啊!”一位老妇人跪在征兵官员的面前,泪流满面地哀求道。
“哼,少废话,这是太师的命令,谁敢违抗,格杀勿论!”征兵官员一脸冷漠,无情地说道。
除了征兵,董卓还四处搜罗粮草和兵器。他派人将长安城内的富户全部抓起来,逼迫他们交出财物和粮食。许多富户不堪折磨,家破人亡。
“太师,这些富户的财物和粮食已经全部收缴上来了。”一位手下前来向董卓报告。
“好,将这些财物和粮食妥善保管,以备不时之需。”董卓满意地点点头,说道。
在董卓的一番折腾下,长安城内人心惶惶,百姓们对他的怨恨与日俱增。但董卓却丝毫不在意,他只关心自己的安危和权力。
为了进一步加强长安的防御,董卓还在长安城外挖掘了一条宽阔的护城河,引入河水,河水湍急,深不见底。河上只留下一座吊桥,作为进出长安的唯一通道。
“主公,护城河已经挖好,吊桥也已安装完毕。”一位将领前来向董卓报告。
“好,做得好!”董卓大笑道,“这样一来,诸侯联军就算插翅也难飞进长安!”
然而,董卓的这些防御措施虽然看似严密,但却引起了百姓的强烈不满和反抗。长安城内的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渴望着有人能推翻董卓的统治,给他们带来安宁和自由。
而此时,在洛阳的贾长生以及其他诸侯们,也在密切关注着长安的动向,他们都在等待着一个合适的时机,向董卓发起致命一击。
冀州,这片沃野千里、人口众多的富饶之地,宛如一块诱人的肥肉,引得各方势力垂涎欲滴。在这乱世之中,谁能占据冀州,便拥有了逐鹿天下的雄厚资本。此时,袁绍在自己的营帐内,召集了麾下一众谋士武将,商议着夺取冀州的大计。营帐内,气氛凝重而热烈,烛火摇曳,映照着众人或兴奋、或沉思的面庞。
“诸位,如今这天下大乱,正是我们成就大业的好时机。而冀州,地理位置重要,粮草丰足,我们若能拿下冀州,进可攻、退可守,何愁大业不成?”袁绍站起身来,双手背后,神色激昂地说道。他身材高大,面容威严,一袭华丽的锦袍更衬出他的不凡气度,此刻的他,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