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各方反应(第2页)

 众人又争论了许久,最终袁绍决定采用许攸的计策。他下令颜良、文丑率领大军,在并州边境集结,摆出强攻的态势。同时,派张郃、高览率领一支精锐部队,绕道偷袭并州的后方。 

 贾十三在并州得知袁绍的部署后,心中冷笑:“袁绍,你以为这点小伎俩就能骗得了我?”他一面加强边境的防御,抵御颜良、文丑的进攻;一面派一员得力将领,率领一支奇兵,在张郃、高览的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 

 张郃、高览率领部队,沿着山间小路,小心翼翼地向并州后方进发。他们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却不知早已落入贾十三的圈套。当他们进入埋伏圈后,贾十三的伏兵突然杀出,一时间,喊杀声震天,箭如雨下。张郃、高览大惊失色,连忙组织士兵抵抗。但由于陷入了重围,士兵们惊慌失措,阵型大乱,渐渐抵挡不住。 

 张郃见势不妙,对高览说道:“高将军,我们中计了,此地不宜久留,快撤!”两人率领残军,奋力杀出一条血路,狼狈逃窜。 

 与此同时,在并州边境,颜良、文丑对并州的防线发起了猛烈的攻击。他们身先士卒,率领士兵冲锋陷阵,但贾十三的守军凭借着坚固的防御工事,顽强抵抗,颜良、文丑久攻不下,损失惨重。 

 袁绍得知张郃、高览偷袭失败,颜良、文丑进攻受阻,气得暴跳如雷:“这贾十三,实在可恶!我誓要将他碎尸万段!” 

 田丰见状,再次进谏:“主公,如今强攻难以奏效,且我军损失不小。不如暂且收兵,从长计议。我们可与贾十三展开持久战,消耗他的粮草和兵力,待其疲惫不堪时,再一举进攻。” 

 袁绍此时已是骑虎难下,他不甘心就这样退兵,但又无计可施。他看着帐内的诸将谋士,希望能有人再想出一条妙计。 

 这时,许攸又站出来说道:“主公,我还有一计。贾十三占据并州,必定与周边势力有所往来。我们可派人去联络那些势力,让他们在背后牵制贾十三。同时,我们继续在并州边境集结兵力,保持压力,让贾十三首尾不能相顾。” 

 袁绍听后,觉得此计可行,便立即派人去联络并州周边的势力。然而,这些势力大多畏惧贾十三的实力,不敢轻易得罪他,对袁绍的提议都采取了敷衍的态度。 

 袁绍的计划再次落空,他陷入了深深的困境之中。而此时,曹操和公孙瓒也对联盟产生了动摇。曹操担心袁绍在对抗贾十三的过程中壮大实力,日后难以对付;公孙瓒则想着趁机扩大自己的地盘,不愿全力投入对贾十三的战争。 

 袁绍得知曹操和公孙瓒的态度后,心中愈发忧虑。他意识到,这场与贾十三的争斗,远比他想象的要艰难得多。而他,必须在这复杂的局势中,做出正确的抉择,否则,他的霸业将彻底化为泡影。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袁绍一面努力维持着与曹操、公孙瓒的联盟,一面继续寻找着进攻并州的机会。而贾十三在并州,也在不断加强防御,扩充兵力,准备迎接袁绍的下一轮进攻。双方就这样陷入了僵持状态,战争的阴云,依旧笼罩在并州的上空,久久不散。 

 在那个风云谲诡的乱世,贾十三占据并州的消息,恰似一颗巨石投入波涛汹涌的湖面,激起千层浪,迅速在各路诸侯间引发了轩然大波,就连蛰伏在长安的董卓,也不禁为之侧目。 

 江东,孙策正与周瑜在营帐中商议着水师操练与扩张领地的计划。一名士兵匆匆入帐,单膝跪地,呈上一封密信。孙策接过信,展开一读,脸色微变,将信递给周瑜:“公瑾,你看看,这贾十三竟一举拿下并州,这局势愈发复杂了。” 

 周瑜接过信,细细看完,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这贾十三行事果断,占据并州后,其势力不容小觑。不过,并州与我江东相隔甚远,短时间内对我们威胁不大。但袁绍、曹操、公孙瓒三方联盟对付他,这场争斗怕是会持续很久,我们正好可借此机会,扩充实力,稳固江东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