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俘虏十万(第2页)
第二天清晨,第一队俘虏在士兵的带领下,前往矿山开始挖矿。矿山位于并州郊外的山区,地势崎岖,环境艰苦。俘虏们扛着工具,沿着蜿蜒的山路艰难前行。到达矿山后,工匠们开始向他们传授挖矿的技巧和注意事项。俘虏们认真学习,虽然他们大多从未接触过挖矿工作,但为了能早日摆脱困境,都咬牙坚持着。
在挖矿的过程中,俘虏们面临着诸多困难。矿山内阴暗潮湿,空气稀薄,时常有塌方的危险。但他们没有退缩,在士兵和工匠的鼓励下,他们齐心协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他们用简陋的工具,一镐一镐地挖掘着矿石,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手上磨出了血泡,但他们依然没有停下手中的动作。
与此同时,另一队俘虏在城市周边开始了修路工作。他们的任务是拓宽和加固并州的主要道路,以便于物资的运输和军队的调动。修路的工作同样艰苦,他们需要搬运沉重的石块和泥土,还要使用工具将路面平整压实。
负责修路的将领对俘虏们要求严格,他不断地督促着大家加快进度。俘虏们虽然心中不满,但也不敢违抗命令。他们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一直工作到天黑,中间只有短暂的休息时间。在烈日的暴晒下,他们的皮肤被晒得黝黑,身体也越来越疲惫。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俘虏们渐渐适应了这样的生活。他们开始明白,只要努力工作,就有获得自由的希望。于是,他们的工作态度发生了转变,从最初的被迫劳动,变成了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
在挖矿的队伍中,一些俘虏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他们发现了新的矿石脉,提高了矿石的产量。贾长生得知后,对这些俘虏进行了表彰和奖励,这让其他俘虏们深受鼓舞,工作更加卖力。
在修路的队伍中,俘虏们也想出了一些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他们利用当地的材料,制作了一些简单的工具,大大加快了修路的进度。将领看到他们的努力和进步,对他们的态度也逐渐变得温和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矿山中挖出的矿石越来越多,这些矿石被运往并州的冶炼厂,为并州的兵器制造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而城市周边的道路也在俘虏们的努力下,变得宽阔平坦,交通更加便利。
贾长生时常前往矿山和修路工地视察,他看到俘虏们的辛勤付出和取得的成果,心中十分满意。他还下令改善俘虏们的生活条件,为他们提供充足的食物和衣物,让他们在艰苦的工作中感受到一丝温暖。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俘虏们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矿山的产量大幅提高,并州的兵器制造和经济发展得到了有力的支持;道路的修建也让并州的交通网络更加完善,促进了物资的流通和经济的繁荣。
而这些俘虏们,在经历了这段艰苦的劳动后,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不仅学会了挖矿和修路的技能,还对并州这片土地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许多俘虏在获得自由后,选择留在并州,成为了并州的一员,为并州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并州烽火连天,贾长生麾下诸将与鲜卑、乌桓、羌族激烈鏖战之际,远在北方的大隋帝国朝堂之上,气氛凝重而又充满着紧张的期待。皇帝高坐龙椅,目光扫视着殿下群臣,手中紧握着来自并州的战报,那上面的每一个字都仿佛在提醒着他,这是一个改变北方局势的绝佳时机。
“众爱卿,如今并州战事胶着,鲜卑主力深陷其中,无暇顾及后方。朕欲趁此时机,挥师北上,直捣鲜卑王庭,诸位意下如何?”皇帝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沉稳而有力。
丞相宇文泰率先出列,拱手行礼,目光中透着坚定:“陛下圣明!此乃天赐良机,鲜卑族多年来在草原上肆意妄为,对我大隋边境屡屡侵扰。今其主力被绊于并州,王庭空虚,我军若此时进攻,定能一战而定。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