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准备动手
孙权在继承父兄基业后,继续在南方拓展势力。他一方面积极招揽人才,周瑜向他推荐了鲁肃,鲁肃提出了“榻上策”,为孙权制定了立足江东、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的战略规划。另一方面,孙权不断对周边的山越等少数民族进行征讨,稳定了后方。同时,孙权还多次派军攻打江夏的黄祖,最终击杀黄祖,进一步巩固了在南方的统治,占据了江东及南方的大片土地。
刘备在失去徐州后,投奔了袁绍。但刘备深知袁绍难成大事,便以联合刘表对抗曹操为由,离开袁绍,前往荆州。刘表对刘备十分礼遇,让他驻扎在新野。刘备在荆州期间,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诸葛亮为刘备制定了“隆中对”,规划了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蓝图。后来,曹操南征荆州,刘表病逝,其子刘琮不战而降。刘备在当阳长坂坡被曹操击败,后与孙权联合,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趁机占据了荆州的部分地区。
刘表病逝后,益州刘璋暗弱,内部矛盾重重。刘璋听闻曹操要攻打汉中张鲁,害怕唇亡齿寒,便听从张松的建议,邀请刘备入川协助抵御张鲁。刘备入川后,起初与刘璋合作,但后来双方矛盾激化,刘备挥师攻打刘璋。经过三年的苦战,刘备击败刘璋,占领了益州,实现了“隆中对”的第一步战略目标。
董卓在长安依旧残暴不仁,引起了朝中大臣的不满。王允联合吕布,设计诛杀了董卓。但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等人在贾诩的建议下,反攻长安,王允被杀,吕布逃走。李傕、郭汜掌控了长安及周边地区,继续祸乱关中。后来,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逐渐成为了能够与袁绍抗衡的强大势力,而李傕、郭汜在相互争斗中逐渐衰败,长安等地也陷入了混乱。
就这样,在多年的混战与权谋较量中,袁绍、曹操、孙权、刘备、刘表等诸侯在各自的地盘上站稳了脚跟,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却又暗流涌动的局势,而这也仅仅是乱世的一个阶段,各方势力依旧在为了统一天下的梦想而不断谋划、争斗。
在大隋、并州与草原在贾长生的治理下蒸蒸日上之时,他的目光已越过了眼前的繁华,牢牢锁定了整个大汉帝国的版图。这片饱经战火洗礼的土地,在各路诸侯的纷争下满目疮痍,却也蕴藏着无尽的机遇与可能。贾长生深知,要实现占据整个大汉帝国的宏愿,需从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多方面进行精心布局,步步为营。
贾长生首先将政治谋略的重心放在了分化各路诸侯上。他派遣了一批精明能干、巧舌如簧的谋士,深入大汉帝国的各个势力范围。这些谋士伪装成商人、学者、游历之士,穿梭于袁绍、曹操、孙权、刘备、刘表等诸侯的领地之间,利用诸侯们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利益纠葛,挑起他们的猜忌与争斗。
在袁绍与曹操之间,贾长生的谋士们故意散布谣言,称曹操暗中与孙权勾结,意图在袁绍与曹操的争斗中坐收渔翁之利,同时又向曹操透露袁绍正集结大军,准备突袭曹操的后方。这使得本就剑拔弩张的袁曹关系更加紧张,双方不断加强戒备,频繁调动军队,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对于孙权与刘备,谋士们则抓住荆州归属这一敏感问题大做文章。他们向孙权进言,称刘备并无归还荆州之意,且正暗中扩充实力,准备对江东下手;又对刘备说孙权对荆州虎视眈眈,正联合其他诸侯谋划夺取荆州。这使得孙刘联盟出现了裂痕,双方在荆州边境陈兵对峙,关系岌岌可危。
在分化诸侯的同时,贾长生也积极寻求与一些势力的合作,以达到合纵连横的目的。他看中了刘表的益州,虽富饶却因刘表暗弱而缺乏足够的防御能力。贾长生派出使者,带着丰厚的礼物和诚挚的合作意向前往益州。使者向刘表阐述了合作的诸多好处,如共同抵御曹操、袁绍等强敌,分享军事技术和资源,还承诺在合作中尊重益州的自主权。刘表在权衡利弊后,虽心存疑虑,但最终还是与贾长生达成了初步的合作协议,这为贾长生日后进军益州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