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诸侯会议(第2页)

 董卓,这位盘踞长安、掌控天子的权臣,大马金刀地踞于主位,脸上带着一贯的傲慢与不屑,但眼中却难掩对贾长生崛起的不甘与疑虑。他猛地一拍桌子,声音在寂静的大厅中回荡:“那贾长生,不过短短数年,竟将荆州治理得如此兴盛,如今已然成为我等的心腹大患。诸位,对此有何高见?不妨说来听听。” 

 袁绍,冀州与并州之主,他微微皱眉,手指下意识地轻抚胡须,仿佛要从这缕胡须中捋出应对之策。片刻后,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却透着忧虑:“吾仔细观察,贾长生治理荆州,第一步便是安民。他甫一入城,便开仓放粮,赈济那些在战火中饱受苦难的百姓,瞬间稳住了百姓之心。这第一步,看似简单,实则极为关键,犹如大厦之基石,奠定了他在荆州统治的基础。” 

 曹操,兖州与豫州之主,听闻袁绍之言,不禁冷笑一声。他微微眯起眼睛,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略带轻蔑地说道:“哼,此等手段,不过是些收买人心的小儿伎俩罢了。吾所关注的,是他究竟用了何种方法,使得荆州经济迅速崛起。如今的荆州,商贸繁荣,大街小巷人来人往,集市上货物琳琅满目;农业更是丰收连连,田野间麦浪滚滚。他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做到这一步,必有其独到且高明之处。” 

 孙权,年轻气盛,继承父兄基业,坐拥扬州之地。他身姿挺拔,眼神中透着一股英气。此刻,他站起身来,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坚定地说道:“诸位,吾听闻贾长生极为重视教育,在荆州城内大兴土木,兴办了多所学校,广纳贤才为师,悉心培养人才。这一点,倒是值得吾等深思。江东之地,若想长久立足,进而逐鹿天下,人才乃是根本中的根本。” 

 公孙瓒,幽州之主,一直静静聆听众人发言,此时也不禁点头附和:“孙将军所言极是。幽州虽向来以兵强马壮著称,但人才匮乏一直是困扰吾的难题。这贾长生在育人方面,想必有诸多值得借鉴之处,若能学得一二,必能为幽州注入新的活力。” 

 马超,西凉之主,他面色冷峻,神情严肃。一直以来,他的目光多聚焦在军事方面,此时缓缓说道:“荆州如今的军事力量不容小觑,城防坚固得如同铁桶一般。想必他在军备打造、士兵训练上,都下了不少苦功夫。吾西凉铁骑虽勇猛无畏,但在军事发展的诸多细节上,或许能从荆州找到可学之处。” 

 刘备的使者,虽身处这一众豪杰之间,却毫无惧色。他恭敬地拱手,言辞恳切地说道:“我家主公虽此刻正全力攻打益州,但对贾长生治理荆州之事也有所耳闻。听闻贾长生事事亲力亲为,常常深入基层,与百姓促膝长谈,知晓他们的真正所需,方能对症下药,制定出一系列贴合实际的治理之策。” 

 董卓听众人谈及贾长生安抚百姓之策,不禁冷哼一声,满是不屑地说道:“那所谓的开仓放粮安抚百姓,不过是些暂时哄骗民众的小把戏罢了。以吾之权势,掌控长安,又手握天子,若想开仓放粮,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只是吾不屑于用这般手段罢了。” 

 袁绍听闻董卓此言,心中暗自鄙夷,面上却依旧保持着几分涵养,只是微微皱了皱眉,说道:“董公,这放粮之举,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深意。贾长生不仅是给百姓一口饭吃,更是给他们希望。而且,他还大规模地组织修缮房屋,让那些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的百姓,能重新拥有安居之所。百姓有了安稳的生活,自然就会对他感恩戴德,愿意为其所用,这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曹操微微点头,认可了袁绍的部分观点,紧接着说道:“袁公所言极是。不过,吾以为,贾长生发展农业的策略,更值得吾等深入研究。听闻他派遣了众多农业方面的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教导百姓先进的种植技术。不仅如此,还大幅度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让百姓们能够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丰收的喜悦。兖州、豫州之地,多年来饱受战乱之苦,农业生产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若能借鉴荆州之法,必定能让两地的农业尽快恢复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