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手下的反应(第2页)
而在暗处,袁绍麾下的一些文武官员却聚在一起,面色阴沉,私下里小声议论着。
文臣沮授眉头紧皱,轻声说道:“主公此次将如此重大的事务皆交予亲族,固然是信任他们,但这几位公子和亲戚,虽有些想法,却终究年轻气盛,经验不足。治理一州之地,岂是这般容易。如今出了问题,才匆忙整改,长此以往,恐非冀州之福啊。”
田丰也点头,满脸忧虑地说:“不错,袁谭刚愎自用,袁熙过于理想化,袁尚行事莽撞,高干重利轻义。他们各自为政,又怎能将冀州、并州治理得井井有条。主公此举,怕是会让冀州陷入内耗。”
武将张郃在一旁握紧了拳头,一脸无奈地说:“咱们这些武将,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为冀州立下汗马功劳,可如今重要的军事要地却都交给了袁尚公子。我们这些老将,反而得不到重用,实在是让人郁闷。”
高览也愤愤不平地说:“是啊,袁尚选拔将领只看亲疏,不看才能。像咱们这些一心为主公效力的,却被晾在一边。如此下去,军队的战斗力怎能不受到影响。”
沮授又说道:“不仅军事上如此,这教育、民生、商业亦是如此。那些亲族子弟在各自领域肆意妄为,不听劝谏,只想着自己出风头,根本不顾及整体大局。冀州的未来,堪忧啊!”
田丰沉思片刻后说:“咱们身为冀州臣子,不能眼睁睁看着冀州走向衰落。不如找个机会,一起向主公进谏,劝主公广纳贤才,不要过于依赖亲族,要以冀州的长远发展为重。”
张郃有些犹豫地说:“主公一向看重亲族,咱们贸然进谏,会不会触怒主公?”
高览咬咬牙说:“即便触怒主公,也比看着冀州陷入困境要好。咱们都是为主公、为冀州着想,相信主公冷静下来,会明白咱们的苦心。”
众人正说着,突然听到一阵脚步声传来,他们赶紧散开,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原来是袁谭的一个亲信路过,他似乎察觉到了众人刚才在议论什么,斜眼看了看他们,嘴角露出一丝不屑,然后大摇大摆地走了过去。
这边袁谭等人回到各自府邸后,依旧沉浸在自我陶醉之中。袁谭坐在大厅主位上,对左右侍从说道:“你们看着吧,过不了多久,冀州北部在我治理下,定能成为整个冀州最富庶的地方。父亲到时候肯定会对我更加赞赏有加。”
侍从们纷纷阿谀奉承道:“公子英明神武,定能让冀州北部焕然一新,日后公子前途不可限量啊!”
袁谭听后,哈哈大笑起来,脸上满是得意之色。
另一边,袁熙回到自己负责教育的领地后,对下属说道:“我要把书院办得比天下任何地方都好,让全天下的学子都向往冀州。等这些学子成才后,他们都会记得是我袁熙给了他们机会,袁家的声望必将如日中天。”
下属们赶忙附和道:“公子高瞻远瞩,这书院必定能成为天下学子的圣地,公子对冀州教育的贡献,必将名垂青史。”
袁熙满意地点点头,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被众人敬仰的场景。
袁尚回到军营后,对将领们说道:“都给我好好训练士兵,等我打造出一支精锐之师,咱们横扫天下,看谁还敢小瞧我们袁家。到时候,你们都是开国功臣。”
将领们虽心中有些不满,但也只能齐声应道:“谨遵公子命令!”
袁尚看着将领们,露出一丝傲慢的笑容,心想这些人终究还是要听自己的。
高干回到负责商业的地方后,对商人代表们说道:“你们放心做生意,有我在,商路必定畅通无阻。但你们也要知道感恩,多为冀州的繁荣做贡献,到时候大家都有好处。”
商人们表面上连连称是,心中却暗自担忧高干又会想出什么新花样来增加赋税。
日子一天天过去,袁氏亲族们依旧自我感觉良好,继续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却不知麾下文武官员们的不满情绪在不断蔓延。
沮授、田丰等文臣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机会向袁绍进谏。终于,在一次袁绍召集众臣商议领地发展的会议上,沮授鼓起勇气站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