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边境的变化(第2页)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纷纷为幽州的军事发展出谋划策,气氛热烈非凡。公孙瓒听着众人的建议,心中对幽州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几日后,兵器研发营已招募到不少能工巧匠,开始全力研制新式兵器。工匠们日夜钻研,尝试改进马刀的弧度和材质,以使其更加锋利耐用;同时对弓弩进行改良,增加射程和威力。 

 训练场上,士兵们按照新制定的训练计划,进行着高强度的训练。每天不仅有常规的骑射、格斗训练,还增加了模拟实战演练。战场上,尘土飞扬,喊杀声震天,士兵们的战斗意志愈发坚定。 

 田楷则带领着大批民夫和工匠,在各战略要地加固城防。他们用巨石和青砖加厚城墙,修建瞭望塔和烽火台。为了确保工程质量,田楷每日都亲自在施工现场监督。 

 关靖也完成了军功奖赏制度的制定。条例明确规定了不同战功所对应的奖励,小到提升军职、赏赐金银,大到封爵授地。这一制度一经公布,立刻在军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士兵们训练更加刻苦,都希望能在战场上立下战功,获得丰厚奖赏。 

 而在情报收集方面,幽州派出的探子也逐渐在周边各势力中安插好了眼线。情报源源不断地传来,公孙瓒对周边局势的了解更加透彻,特别是对袁绍那边的情况,更是密切关注。 

 随着时间的推移,袁绍那边因亲族治理不当引发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袁谭在冀州北部的施政不公,导致百姓怨声载道,不少百姓甚至开始逃离冀州北部;袁熙的书院管理混乱,人才流失严重,教育改革陷入困境;袁尚在军事上的任人唯亲,使得军中将领离心离德,军队战斗力不升反降;高干在商业方面的不当举措,让冀州的商业逐渐萧条。 

 公孙瓒得知这些消息后,更是不屑一顾。他对麾下众人说道:“你们看看,袁绍把好好的冀州、并州交给他那些不成器的亲族,如今弄得一团糟。而我们幽州,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军事力量日益强大。待时机成熟,袁绍便是我们的盘中餐。” 

 严纲说道:“主公,如今袁绍内部混乱,我们是否可趁机出兵,先攻占冀州边境的一些城池,扩大我们的领地?” 

 公孙瓒沉思片刻,说道:“此时出兵,时机尚未成熟。袁绍虽然内部有问题,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兵力依旧不可小觑。我们若贸然出兵,很可能陷入持久战,得不偿失。还是先继续发展自身实力,等待更好的时机。” 

 关靖点头道:“主公英明。我们可继续观察袁绍的动向,同时加强与周边势力的外交,若能联合其他势力一同对付袁绍,胜算便更大。” 

 公孙瓒说道:“不错,外交方面也不可忽视。可派使者与一些与袁绍有矛盾的势力接触,试探他们的态度。但一切行动都要小心谨慎,不可操之过急。” 

 田楷说道:“主公,我们在发展军事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民生。毕竟,百姓是我们的根基,只有百姓安居乐业,我们才能有稳定的兵源和粮草供应。” 

 公孙瓒说道:“田将军所言有理。可在幽州推行一些鼓励农耕的政策,减轻百姓赋税,让百姓能够安心生产。同时,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管理,确保政策能够切实惠及百姓。” 

 于是,公孙瓒在继续大力发展军事的同时,也开始注重民生建设。幽州各地,一面是热火朝天的军事训练和城防建设,一面是百姓们在田间辛勤劳作的场景。在公孙瓒的带领下,幽州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而公孙瓒对袁绍的轻视也与日俱增,他坚信,凭借自己正确的发展策略,幽州必将在这乱世中崛起,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而袁绍,终将会为他的任人唯亲付出代价。 

 在公孙瓒积极谋划幽州发展,大力提升军事实力之时,边境突然传来急报:鲜卑五万大军犯边,烧杀抢掠,百姓苦不堪言。公孙瓒听闻此消息,怒目圆睁,猛地一拍桌子,大声喝道:“鲜卑蛮夷,竟敢在我幽州撒野!来人,立刻点齐兵马,随我出征,定要让这些蛮夷有来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