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七章 头子(第2页)

然而这样的虚张声势,恰恰暴露了自身学识的不足,周至摇了摇头:“不是,根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载,晚唐枢密使自宫廷中领受皇帝旨意,出而交付中书省,即称之为‘宣’。”

“而头子,实指出自枢密院的,关于零碎事体的宣命文件。”

“到后来,凡枢密院处置具体事务的文书,便称‘头子’或‘宣头’,而中书省处置具体事务的文书,则称‘堂帖’或‘札子’。”

“北宋的官制有些奇葩,从理论上讲,皇权中的政权,需要通过相权的制约,才能够正常行使;而皇权中的军权,则需要通过枢密院制约,才能够正常行使。”

“但是和政权不一样,军权,更被皇帝看重,掌控的力度也就更大。”

“因此枢密院直接承载皇命的情形更多,与中书省通过承载首相意见,而首相对皇帝负责这种间接承载皇命的方式,有所不同。”

“于是通过‘宣’的方式,皇帝可以从枢密院传达旨意,可以不经由中书省,而直接颁行于下级部门,与中书省所颁行的‘敕’,具有同等效力;”

“至于较小的事体,则可以由枢密院发‘头子’,让中书省拟成堂帖。”

“也就构成了枢密院对中书省的两种制约方式,同时也是皇权和相权的两种有趣的斗争方式。”

“我们的这篇论文,就是通过分析宋代历史上这两种方式的起因,流变,以及它背后所反映出来的,皇权和相权之间,权力斗争的本质。”

“所以琪姐,你确定还想继续听下去吗?”

故意的!这小子绝对是故意的!

唐琪已经被周至彻底砍晕了,她就一省文工团唱歌的,周至说的话大体能听个囫囵。

好像就是说的宋朝皇帝和宰相,利用两个国家机构,和机构间的公文流转制度,为自己的权力你争我夺,来回攻防转换的那点儿破事儿。

嗯,不能再多了。“池姐姐说我什么了?刘叔你可别听她乱说呀,她就是我姐,姐姐看弟弟嘛,那就是看啥都对。”

“哈哈哈,看弟弟啥都对,就能把弟弟文章看到《人民文学》上去?”

“呃……这事儿说起来还真给刘叔你说对了。”周至有些不好意思的样子:“就是池姐姐给弄到国刊上去的。”

“是吗?”刘副主任说道:“那你要给我讲讲。”

于是早餐的主题就变成了这个,没有办法了,周至只好一边吃饭,一边将已经讲烂的《望丛祠游记》的创作经历和发表过程又讲了一遍。

刘副主任拿着馒头就这稀饭,听得津津有味,最后对周至伸出手,来了个握手礼:“原来咱还有这样的缘分,现在的望丛祠在全国都算是打响了名好,省里已经将望丛祠列为了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专门拨款进行了修缮。”

“我们正在积极想国家申请,争取将望丛祠申请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将之打造出来,成为郫都的一张旅游牌。”

“这事儿从肘子你这里开始,之后就着落在哥哥身上,到现在算是刚走完一半,你说,这是不是缘分?”

“原来是这样。”周至端起豆浆:“早知道昨天要多敬刘叔一杯。”

其实这说法相当的牵强,要说省厅一副主任需要带着讨好的语气和一个高二学生攀交情,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是事情偏偏就这样发生了,那就只能说明,有它发生的必要理由。

不过既然刘副主任没说,周至也就没问,他们在蜀都本来也待不了多久,所以如果有事情,很快就会揭晓。

吃过早饭,周至才和刘副主任说起想要去看望师祖祖,都不好意思麻烦刘副主任,反正自己有车。

结果刘副主任坚持要用厅里的车送他们,正在推谢间,昨天那辆军车又开进了院子。

“周至。”江舒意先在车上跟他招手,然后才打开车门跳了下来。

“舒意,江哥。”周至赶紧招呼。

江武冷冷地看着周至:“我们准备带舒意去逛逛商场,要不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