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3 章 故友

 下午,小华稍作休息,就准备去国科研究院找爸爸,还没出门,门口就传来了爸爸的声音,“小华!()?()”

 许小华立即站了起你中午到,我算着时间过?_?_??()?()”

 荞荞喊了一声:“许叔叔好!()?()”

 许九思笑道:“你们小姐妹聊好没,下午要是没事的话,小华你陪我去看一位老朋友?()?()”

 小华道:“爸,我和荞荞晚上再聊都行,我先陪你去。”

 等出了家门,小华问道:“爸,你的体检单子在包里吗?妈妈说了,我得看看才行。”

 许九思笑道:“还没有拿到,等拿到了和你说。”

 小华又问爸爸对房子被占的事怎么看,许九思不甚在意地道:“不是什么大事,现在咱们不在这边住,人家有住房的需求,借住就借住了,等你们都从东北回来了,再解决就行。”

 说到这里,许九思望着女儿道:“小华,你这次回京市,是不是有想回来的念头了?”

 许小华心里有些诧异,“爸,你怎么知道的?”

 许九思笑道:“我一直觉得,我女儿的直觉很厉害,先前快要闹革命的时候,你那样果断地带着一家子人离开了京市,这么些年,除了许呦呦出事那会儿,你再没回来过,我想,你这次回来,断然不仅仅是为着出差吧?”

 小华对上爸爸温和的目光,丝毫没觉得惶然,轻声道:“爸,我和庆元俩讨论了下,从去年反击右`倾翻`风案以后,群众的情绪就很大,特别今年年初,主要领导人去世,四个人的小团体竟然发出禁令压制悼念活动,群众的意见就更大了,我觉得这场闹剧,或许到尾端了。”

 小华想,如果爸爸再继续追问下去,她也是愿意坦白的。她确实是爸爸和妈妈的女儿,她只是险些掉下悬崖后,有了上一辈子的记忆。

 许九思却并没有追问,拍拍女儿的肩膀,温声道:“小华,爸爸每一次见你,都觉得很欣慰,你一年年地成长着,从学识到思想,总让爸爸有‘士别三人当刮目相’的感触。”

 小华脸上也带了点笑意,问道:“爸,那我以后要是去读大学,你会不会更高兴?”

 许九思挑了下眉毛,有些意外地问道:“你还有读大学的想法?”

 小华点头,“是,现在工作上偶尔会感觉到有些掣肘,想着再去进修一下。”

 “那当然很好,”许九思说了这么一句,就皱眉道:“但是现在大学都是推荐,这个名额怕是不易得。”

 显然已经为女儿着急起来。

 小华心里一软,开口道:“爸,不急,再等等吧!”

 虽然他没明确地说,但是小华也看出来,爸爸是希望自己能多读些书的,但是先前对她执意不去读书,而是进工厂的想法,他也保持了尊重和支持。她想,如果这一辈子自己没有走丢,一直在爸爸和妈妈的身边,她大概会是一个很幸福的女儿。

 幸好,老天待她不算薄,16岁那一年,她回家了,她与爸爸妈妈也由

 生疏、陌生,慢慢变得熟稔和亲密。()?()

 想到这里,小华问道:“爸,咱们今天要去哪?”

 ?想看半疏写的《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

 ()?()

 许九思道了一个名字出来,卫明礼。()?()

 卫明礼现在住的地方是宣传部家属楼的一个一室一厅的小房子,门口堆着一些蜂窝煤,看起来有十几块,还有几块有些破损,码得倒是很整齐。()?()

 卫明礼开门看到许九思父女俩,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眼眶立即就有些发热,忙把人请了进来,“哎呀,没想到会有客人来,家里乱糟糟的,你们坐,我先把报纸收一收。”

 房子在一楼,光线有些昏暗,桌子、沙发上都堆着书籍和报纸,《资本论》《马克思文集》很显眼地摆在桌面上,小华帮着收了一下。

 卫明礼又去给他们倒茶,忙乎了好一会儿,才坐下来道:“九思、小华,你们真是稀客啊!上一次见面,还是十一年前。”话到这里,视线有些模糊,摘了眼镜下来,用镜布仔细地擦了。

 小华发现,那副眼镜磨损得也很厉害,有心想问怎么不配一副,话到嘴边,又想起门口码着的十几块蜂窝煤来。

 “拮据”这个词,一下子就出现在了脑海里,笑着问道:“卫叔叔,你的镜片看起来挺厚,您现在视力多少啊?”

 卫明礼随口答道:“左边450,右边400,九思,你眼睛怎么样?怎么知道我住在这儿?”

 许九思道:“前儿我在医院碰到了老同学崔学习,听他说了几句,想着来看看。”

 卫明礼点点头,“怪不得,”又问小华道:“小华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啊?”

 “卫叔叔,我是过来出差,今儿刚到,您这几年还好吧?”

 卫明礼推了下眼镜,“还好,还好,从农场待了几年回来,身体倒是比以前还好些了,你家里还好吧?奶奶身体怎么样?”

 小华道:“都挺好的。”

 卫明礼道:“那就好,那就好。”

 两边客套了两句,许九思问起他的工作来,卫明礼摇头道:“本来去年准备还是到宣传口去工作,反击右`倾翻`案风一出来,这一波起来的人,又被一撸到底,我还能留在京市,已经算幸运了。”

 许九思问道:“明礼,现在生活上有没有什么困难?我们是老同学,又算半个亲家,自当比旁人亲近些。”

 卫明礼端了一杯茶,朝许九思的茶杯碰了一下,才道:“九思,谢谢你愿意雪中送炭,但是目前确实没有什么困难,我唯一担心的女儿,你们也知道的,现在在内蒙那边好好地生活着,我一个人吃得好些,穿得差些,都不算什么事儿。”

 又朝小华道:“小华,这事说起来,还要谢谢你,不然沁雪也不会和卫华认识。”

 小华忙道:“卫叔叔,您太客气了,这是我哥和嫂子的缘分,我们都很喜欢嫂子。”

 卫明礼笑笑,又问了几句小华的工作。

 等父女俩要起身告辞的时候,卫明礼忙把他们提来的奶粉和苹果塞到他们手里,“故友来访,已经深感宽慰,这些东西我用不上,你们带回去给孩子

 吃。()?()”

 小华坚持要留下,“卫叔叔,我们好几年来一趟,又不是多贵重的东西,一点心意而已,您可不准推拉。()?()”

 卫明礼笑道:“行,行,那我就留下来,()?()”

 又和九思道:“小华看着比前几年成长不少。↓()↓?↓%?%?↓()?()”

 许九思笑道:“是,等回头卫华和沁雪回来,我们再聚。”

 卫明礼点头,“好,好!”

 卫明礼坚持把两人送到了家属院子外。

 等离开了,许九思才和女儿道:“你卫叔叔这几年不容易,别人到了农场,那些迫害的人也就消停了,他却没有。”

 小华有些不明白地问道:“为什么?卫叔叔待人向来宽和。”

 许九思望了眼女儿,道:“你记得沁雪的妈妈吗?她嫁给了京市革委会的副主任,不知道是她的授意,还是那位副主任的意思,我听同学说,明礼这几年好几次都有些凶险,好在一些老朋友还在暗中帮忙,到底是化险为夷了。”

 小华轻声道:“这些事,我嫂子都不知道,我们一直以为他在农场挺好的。”到底没忍住,又道了一句:“卫叔叔肯定有后福。”

 现在局势还不明朗,上头已经想着重新启用卫叔叔,等局势稳定下来,卫叔叔的职位肯定不会低。

 到时候,柳思昭不知道会是何种心情?

 许九思问女儿道:“你刚才怎么问起明礼的眼镜度数来?”

 小华道:“我看镜片磨损得很严重,镜腿上还用胶布缠了几圈,我想给卫叔叔配一个新的吧,不然回头我嫂子回来看到,心里大概不好受。”

 许九思道:“配眼镜的钱,爸爸出,走吧,我们去眼镜店看看。”

 下午五点钟,卫明礼正在看书,忽然听到有人敲门,等打开门,就见是门卫,脚边放着一袋子蜂窝煤,他正奇怪着,就见门卫又递过来一个眼镜盒,“卫同志,这是一位姓许的女同志让我送来的。”

 卫明礼和门卫道了谢,等转身进门,打开盒子来一看,发现还有一张纸条,“卫叔叔,代哥嫂奉上,勿挂心。”

 卫明礼拿起眼镜,泪水却很快就模糊了镜片。

 ***

 小华这边,和爸爸分开以后,又去副食品店买了一斤糖果和一斤核桃酥,然后去了荞荞和她说的章厉生和郑楠家。

 正是傍晚下班的时候,郑楠已经回来,正把炉子搬了出来,在门口做晚饭,两个孩子在旁边的长凳子上写作业,看到人来,两个孩子先反应过来,喊了一声:“妈妈!”

 郑楠回头,看到来人,有些不确信地喊了一声:“小华?”

 “哎,楠姐!”

 见真的是小华,郑楠笑道:“小华,你等我下,我把这个菜炒好,你先去屋里坐。”

 两个孩子倒是很懂事,又是端小板凳,又是倒开水,小华怕他们烫到了,忙让他们放下,自己倒了一杯。

 一间半的房子,住着一家五口人,小华想,楠姐大概没有想过,这样的生活一过就是十年。

 大些的是男孩,问小华道:“阿姨,你是我妈妈的同学

 吗?”

 小华笑道:“不是()?(),

 我和你妈妈以前是同事。”

 小女孩问道:“那你已经也是罐头厂的()?(),

 包装车间的吗?”

 小华有些讶异()?(),

 “你妈妈现在在包装车间?”楠姐可是正经本科毕业?()_[(.)]?◎?@?@??()?(),

 她去春市之前,领导们明明很重视她,已经让她单独负责柑酱的研发项目。

 小女孩睁着圆圆的眼睛,有些困惑地问道:“阿姨你不是吗?”

 “不是,我以前在技术科,你妈妈在工艺科。”

 郑楠刚炒好了菜进来,一边用帕子擦着额头上的汗,一边道:“小华,他俩是不是吵到你了?”

 小华道:“没有,楠姐,他们很乖。楠姐,是不是打扰你们吃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