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还是要先搞钱(第3页)

 一些工厂搬去人力成本更低的徽省,一部分半死不活的维持,大部分就直接成为荒地扔在那里无人问津。

 土地价格也从二十几万一亩,直接腰斩,位置最差的,甚至只要五万一亩。

 到2001年,申奥成功,紧接着桂城被确定负责承办游泳类和体操类比赛,随即板桥镇这块区域,被确定为奥体场馆建设用地,板桥镇被裁撤并入明山区,政府借着奥体场馆建设的东风,规划建设滨江新城。

 一开始,是一些有内部消息渠道的衙内,搞一些资金在暗中收购这些土地,随着规划的公开,大量的资金涌入该区域,几个月内,土地价格就飙升到每亩一百多万,等政府反应过来,叫停这部分土地交易,为时已晚。

 最后的结果是,政府以每亩一百八十万的价格,统一征收全部土地。

 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除了个别没脑子的倒霉蛋,几乎都赚得盆满钵满。

 当然,十几年后,滨江新城版块,政府出让土地,最高峰一度达到楼面价每平米四万,按照基本容积率核算下来,每亩土地价格达到五千万以上。

 这就是时代的红利,政策的红利,也是身处这个时代的每个人,不可承受之重。

 在这个区域的土地无人问津时,想办法拿到几十亩的土地,即使中间什么也不操作,傻等两年后政府统一征收,也可以稳稳获利十几倍。

 这就是周严此刻的打算,赚钱的方向是没问题,需要解决的是如何搞到启动的资金。

 拿起电话查一下自己的账户,连工资卡一起,不到一万块钱。

 作为一个此时月工资三千多的小职员,能存下这么多钱,周严狠狠的称赞自己一下。

 穷和·富,总是相对的嘛。

 另一方面,在周严的记忆中,临海集团是在10年,才后知后觉的涉足房地产行业,虽然凭借政府背景和充裕的资金,短短几年就杀进地产企业五十强,但没过多久,房价就触顶下行,临海集团算是只吃到点残羹剩饭。

 现在如果李青山能坐上总裁的位置,也许可以说动他,带领临海集团提前介入房地产开发。

 不是都说,处在风口上,猪都能起飞吗,房地产这个风口,也应该会成为李青山,包括自己的进身之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