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合伙人种蘑菇的兔叽

第1034章 链条(第3页)

 

“吕院长,你放心,这种车子虽然单独立不住,但是一旦跑起来,在速度的加持下,就不会倒了。”

 

“是这样吗?”吕才还是有点半信半疑。

 

李丰田指了指自行车上面的链条说道:“这种车子,我叫做自行车,你也看见了,人骑在上面,通过踩踏两侧的踏板驱使车子动起来。这整个车子看起来稍微复杂,可是实际上,最难搞的却是这个东西,链条。”

 

自行车几乎占据了李丰田的整个青年阶段,那时候上下学,基本都是自已骑自行车,很少有家长接送的。

 

后来,随着上学路途的遥远,过程当中,免不了就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问题。例如掉链子啦,车胎扎啦,车把歪啦,这种小问题,久而久之,这些临时的小问题,都需要会处理。

 

而且,沿途有修自行车的点,基本也要印在脑中,车胎扎了得找的到地方补,最次临时发现没气的时候,也得有个地方打气不是?

 

李丰田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大爷,借一下气管子……”

 

言归正传,所以,链条这个东西,李丰田还是了解一些的,也是知道链条的结构。

 

但是,知道归知道,能不能造出来,那又是一回事了。

 

因为像自行车这种小型的,需要精密性很高的链条,在没有体系或者相关车床的前提下,能否造出来,的确是需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作者注:链条还分很多种,自行车这上面的链条,全称叫传动链条。

 

其实早在二世纪,毕岚创造的翻车,就运用了链轮传动原理。

 

说起这个毕岚,可能许多人不认识,但是东汉末年的十常侍,那知道的人可就多了,他就是其中之一……

 

到了十世纪的北宋,张思训受到龙骨水车齿轮链的原理受到启发,将其用到了天文钟上,进一步的推动了链传动技术的发展。

 

而近代的链条,是到了1879年,英国人汉斯·瑞诺德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根套筒滚子链,并且申请了专利,从此,正式的链条行业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