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合伙人种蘑菇的兔叽

第562章 医者的信念

在农科院待了些时日,李丰田也就离开了。

 自己对于种田相关的知识,基本就这样了,剩下的只能靠他们自己了。

 而之后,李丰田又去了许久没去的医学院。

 医学院的发展,可以说是目前最慢的。

 不是吐槽,而是要遵循客观事实。

 一个医学问题,从发现,到验证,再到理论化,实际化,没个几十年是下不来的。

 因为人体太复杂了,这就是为什么后世有“临床”这一说。

 而且,临床这一成本还非常的大,失败无数次,都不一定能换来一次成功,甚至很多项目最后因为临床这一关过不去而彻底报废。

 临床问题可不像种田,种失败就失败了呗,大不了重新种,但是人不行啊!

 就先不谈临床问题,就单单研究一个理论问题,就面临许多不好解决的问题。

 鲍姝瑶自打决定发现血液的秘密之后,这些时日基本都是废寝忘食的在研究。

 这一路的研究,鲍姝瑶就遇到了许多问题。

 别的不说,首先就说血液的获取吧。

 现在可不像后世,抽血那么方便,现在的条件,先不说有没有合适的抽取方式和保存手段,就单单获取血液的过程,就有风险!

 想要获取血液,就需要金属将皮肤豁开,现在还造不出可以用于抽血的针头,因为以目前的技术,先不说能否达到,即便是能达到,这成本得多高?

 所以,只能另外想办法。

 李丰田上一次来的时候,鲍舒瑶就提过这个问题。

 最终,李丰田和工匠们进行了深入讨论之后,给医学院特制了几把专门用于采血的刀。

 说是刀,其实并不准确,说是“针”更确切一些。

 因为想控制伤口的范围,所以摒弃了“切”,而采用了“扎”,针头非常锋利,而且,沿着针头开始,在四周有四条微小的血槽。

 也就是说,只要将这个针扎进血管里,就可以顺着血槽流出一定数量的血液,然后将针头拔出即可。

 但是,你以为这就完了?

 问题不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