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欲裁军先论补偿 论税收解释因由(第2页)
柳明诚苦笑道:“我怎么觉着我一辈子都还不上欠你的钱了呢?”旧债不去,新债又来,虽说是公事,不是私债,可柳别驾依然压力很大。
“哎呀,什么你的我的,咱爷儿俩之间不分彼此,不过是名义上的债务而已,您不用往心里去!”柳翀嘻嘻笑着,他是真的不在乎这点钱,现在对他来说这点钱不过是“毛毛雨”而已。
“嗯,有你这句话,为父就放心了,那就欠着!”柳明诚笑得无比灿烂。
呃......不对呀,好像又上当了!柳翀恨不能抽自己两个大嘴巴,叫你嘴欠!
不过玩笑归玩笑,柳翀还是有一事不解:“义父,为何州衙总是没什么钱?”
柳明诚正欲回答,却见柳忱回来了,说是牌票已经派人送过去了。
柳明诚点点头:“你回来的正好,你在衙门实习也有半年了,为父今日便考考你,我朝的财税制度,你来大致说说。”
柳忱进门的时候也听见柳翀的问题了,略一思忖道:“我朝财税主要由正税、商税、专卖税组成。
其中,正税包括农税和丁税,占比超过一半。农税由农户按十五税一的比例缴纳,按时间分为夏税和秋税,夏税一般征收丝、棉、丝织品、大小麦和钱币,秋税收稻、粟、豆类、草等,地域不同,征收种类亦不同,比如望州主要征收的就是小麦、钱币和豆。丁钱数额各地不同,望州是每丁五百文,算是中等。
商税则是三十税一的比例,在岁入总额中占比并不高,大约是两成。
最后就是盐茶铁等专卖税,这部分占比也能达到两到三成。
这三种税中专卖税完全由转运司收取,上交朝廷,农税、商税由县衙收缴,扣除县衙应留的定额外,羡余部分上交至州府,州府以此自行负担辖区内包括官吏薪俸、厢军军费在内的一应开支。
朝廷收入不足时也会从州府调取羡余,称为‘上供’。说是羡余,但其实数额多少全由朝廷来定,不一定只限于‘余’钱,如果朝廷调取的羡余过多,则州府就会入不敷出。”
柳翀还是有些不明白:“那照如此说的话,我朝十五税一的农税比例并不高,为何百姓仍然积贫积弱?”
这个问题柳忱也无法回答,因为在他看来望州百姓日子过得还可以,并不是很贫苦,而其他地方的情况他也不了解。
柳明诚见状接过话头:“忱儿所说只是制度而已,但是现实情况还是有所不同的。就拿正税来说吧,民户在缴纳两税的同时,还要为两税正额缴纳名目繁多的加耗,一般正额一石,加耗数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