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曲在彼矣


 第179章曲在彼矣

 “先生,手炉。”

 “先生,喝茶。”

 “先生,吃点心。”

 一进门,曹昂便挥退屋中仆役,极其殷勤地将种平面前的桌案摆放得满满当当。

 种平抱着曹昂塞过来的手炉,看一眼案上冒着热气,气味古怪的茶汤,露出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容,默默将茶碗往外推了推。

 “先生,重点,救救。”

 曹昂仿佛期末周的大学生,一双眼变成两个“荷包蛋”,可怜巴巴地仰头望着种平。

 “子脩……”

 种平简直没眼看,他很想问你不是去军营历练过了吗?怎么还是和当时初见一般模样?

 但不可否认,这样的曹昂确实很能引起种平的不忍与爱怜。

 他想了想问:“我也不问你《仪礼》了,只说《左传》《尚书》可还算通?”

 曹昂老老实实回答:“初窥门径。”

 “我记得离开东郡之时,曾拜托子脩准备了放婢文书,子脩不曾交到伱手上吗?”

 檀女垂首,仔细剔除着碟中鱼肉的小刺,神色暗淡:“檀女已无亲人存世,世道多艰,与其孤身飘零,不若留在府中,尚能安稳。”

 曹德心底有些不赞同曹昂这样麻烦种平,但到底他这个叔叔还是疼爱侄子,也不愿真叫曹昂受罚,于是满怀歉意望了望种平,不曾开口。

 曹昂听得连连点头,如获珍宝般接过竹简,默默记诵着种平所注的内容。

 种平心头一咯噔,迅速开始头脑风暴,良久才道:“……君君,臣臣。”

 曹昂没来得及拉住种平的衣袖,规规矩矩行了礼,见曹操点了头,才走到曹德身边坐下。

 此时问到《左传》,这一句种平虽画了圈,却只是圈在“彼”处,似乎是有些不认同这句话,除此之外不曾有其他注解,曹昂赶忙给种平投去一个求助的眼神。

 曹昂侧重注解“义”,认为“君为义”,所谓的道义是掌握在君主手里,所以臣子不该违逆。

 君者应尽君道,为臣者应尽臣道。

 呕!

 种平和戏志才同时体会到了什么叫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戏志才红着一张脸,上来就将种平拉到他身边,完全是一副喝高了的样子。

 “伯衡,伯衡。”

 当下来看,这是个很符合主流士人思想的解法。

 然而绕过屏风进来的是曹德,还不等曹昂放松,便听得曹德说,曹操在院中宴请刘备三兄弟,戏志才也在席中,要曹昂现在过去,曹操要当面考校。

 他翻着竹简,一边注解,一边发问。

 种平赶忙站起来道谢,刚坐下就被戏志才塞了一碗热汤。

 “子脩学问倒是有进益,只是我闭眼去听,不觉得与我对答是文若,反而却像是伯衡,这是何故?”

 很明显种平等人来时,正是宴席过半,酒酣正乐的时候。

 种平讶然,虽说《谷梁传》也被立于学官,汉武帝时卫太子学习《公羊》之后,兼习《谷梁》,但《谷梁》终究不如《公羊》影响大。

 曹昂顿时拉下嘴角,面上满是苦涩,几步窜到种平面前,拉住种平衣袖。

 种平一点头,心放下去一半,又问:“《春秋》是习的公羊严氏?”

 种平压根来不及行礼打招呼,戏志才半个胳膊都压在他肩膀上,他很担心戏志才会不会突然吐在自己衣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