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做战神一个老农民

第935章 房俊青眼 李渊叹息(第3页)

 

“齐州的赵家,这个家族确实很强。”李二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他转头看向身旁的张阿难,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与不满,“你说这房玄龄,他究竟是公报私仇,还是真的有心要帮助我?”

 

李二心中多少有些腻歪,毕竟房玄龄送来的这份关于齐州赵家的罪证,让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张阿难闻言,神色不变,恭敬地回答道:“陛下,无论是公报私仇还是别的什么原因,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赵家确实藏匿了甲胄刀兵,这是铁证如山,足以让赵家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李二闻言,微微点了点头,目光深邃地看了张阿难一眼,似乎在揣测他话语中的真实意图。“你这是得了房家诺大的好处吧?”李二突然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玩味。

 

张阿难嘿嘿一笑,神情中带着几分得意与谄媚:“陛下真是明察秋毫,微臣确实得了一些好处。”说着,他还不忘拍马屁,“不过这些都是房大人为了国家大义而慷慨赐予的,微臣只是代为转达而已。”

 

“九曲通幽大萝卜?”李二突然淡淡地开口,将手中的奏折缓缓放下,伸手去抓桌上的茶杯。

 

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毫无逻辑,但张阿难却瞬间明白了其中的含义——这是他们两人之间的小秘密,一个关于房玄龄送给他的特殊礼物的暗语。

 

张阿难心中一凛,连忙收起笑容,正色道:“陛下放心,微臣定当竭尽全力为陛下分忧解难“

 

张阿难快步上前,小心翼翼地将刚煮沸的热水倾倒入精致的瓷壶中,茶香瞬间四溢。“陛下,天寒地冻,请饮此杯热茶,暖暖身子。”

 

他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恭敬与体贴。李二轻轻颔首,目光从手中的书卷移向那袅袅上升的茶气,嘴角勾起一抹淡笑:“嗯!这九曲通幽大萝卜虽味道独特,令人回味无穷,但切记,万物皆有其度,切不可过分依赖。”

 

言罢,他轻轻啜了一口茶,品味着那独特的韵味,随后拿起一块精致的点心送入口中,咀嚼之间,不禁微微叹了口气。

 

这点心,连同先前的茶饮,皆是出自房俊之手,就连身下这张雕龙刻凤的茶几,也是房俊精心设计所赠。不知不觉中,李二的周遭已被房俊的创意与才华所渗透,房俊仿佛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让李二心中不禁泛起一丝隐忧。

 

“是,陛下……”张阿难低垂着头,心中明了,李二这番话实则透露出对房俊日益增长的忌惮。

 

房俊的才华横溢,所创之物深受皇族上下喜爱,从日常饮食到生活用具,无不体现其匠心独运。长此以往,若房家有所图谋,恐怕连陛下也难以调动那些深受房俊恩惠的皇族成员了。想到此处,张阿难不禁暗自捏了把汗。

 

“知道就好,”李二的声音再次响起,打断了张阿难的思绪,“一会你让人给我准备一份韭菜炒蛋,换换口味。”

 

张阿难闻言,一脸愕然,心中暗道:陛下不是刚说要减少对房家的依赖吗?这转眼间又要点房家的菜,真是让人捉摸不透。

 

皇帝的心思,果然如同六月的天,说变就变,这话里话外的反差,让人不得不感叹,皇帝的嘴,骗人的鬼。

 

而在运河之上,房俊依旧耐心地等待着船只的修复工作。他身旁,李渊一脸无聊地四处张望。自李二通过玄武门之变确立继承地位后,李渊便被软禁在大安宫,失去了往日的自由与风光。

 

如今虽得以暂时离开那囚笼般的宫殿,却又被困于这狭窄的船舱之中,心中难免生出几分烦躁与无奈。望着波光粼粼的河面,李渊不禁长叹一声,回忆起往昔的辉煌岁月,心中五味杂陈。

 

“房小子,你今日到底是怎么想的,这羊毛生意当真就不再打算供给皇室了吗?”李渊目光炯炯,紧盯着面前一脸悠闲自得的房俊,语气中满是压抑不住的怒气与不解,似乎对房俊的决定感到既意外又恼怒。

 

“老爷子,您心里也清楚,如今我这身份地位,可不就成了众人眼中的香饽饽嘛!皇室手中的生意已然繁多,若再添上一笔,只怕会更加激化那夺嫡之争,让局势变得更加错综复杂啊。”房俊轻轻一笑,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那笑容背后藏着的心思,却比任何人都要来得通透。

 

他深知,即便父亲房玄龄有意保持中立,不轻易站队,可房家如今的处境,已然是无法再置身事外了。生意遍布天下,财富堆积如山,再加上自己身为左仆射的显赫身份,房家若是不表明立场,恐怕不仅是皇子们会心生疑虑,就连当今圣上李二,也难以彻底安心。

 

这世间的帝王,往往都有着这样的心思,你若不站队,他便会觉得你心怀不轨,缺乏忠诚;可你一旦站了队,他亦会时刻提防,生怕你野心勃勃,意图不轨。

 

尤其是房家这样的存在,既手握重权,又富可敌国,身为左仆射的房家更是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站队,至少能表明你没有谋反之心,你只是在为自己的未来提前布局,无论这布局能否成功,这大唐的江山,终究还是李家的。

 

但倘若你选择不站队,那便很可能被视为对皇位有所觊觎。这种微妙的帝王心思,房俊自然是心知肚明,因此,他已然决定要袒露自己的心迹,不再遮遮掩掩。

 

“其实,也并非是我心中毫无倾向,对于诸位皇子,我房俊还是比较看好那九皇子的

 

李渊叹息了一声,按照道理李唐的第三位皇帝是李承乾的,毕竟李二也想拨乱反正,可李承乾实在令人失望了。

 

就算是李渊也不太看好李承乾了。

 

“算了,你有自己的想法,我也不说什么了。”

 

“房驸马,房家好像出事了”就在房俊还准备说说为什么选择李治的时候,段鹏忽然跑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