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做战神一个老农民

第318章 朝堂争辩

房玄龄也要修路!

 这消息传出,立刻就引起了长安城的热议。

 房府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

 修路这种事,以前都是劳役。

 就是百姓们自己带上吃的喝的,去修路。

 这种模式百姓是深恶痛绝的,可没有办法,每年农闲的时候,都会搞这种事情。久而久之虽然大唐税收不高,却依旧让百姓叫苦连天。

 李唐有蛮夷血脉,不太喜欢修水利搞基建,然只是觉得隋朝之亡与此有关而已。

 百姓们刚开始是比较乐见的,可后面发现这事有大问题。

 尤其是发洪水和干旱的时候,农民要么庄稼被淹,要么无水灌溉。

 “房相这是要做什么?”

 很多百姓都不解,修路?还不需要朝廷出钱,这是要干什么?

 难道是收买人心?

 似乎是不需要的,房相在朝廷的威望还是不错的。

 如今又有房二郎立下大功。

 “你们啊!消息还是太落后了,不知道现在房府是何等的富有。”

 “你知道?”

 吃瓜的群众在华夏是不缺的,永远不缺。

 要不然也不会如此喜欢在东市口走一走。

 “昨儿个,房府从赌坊拉走了不知道多少马车的钱财,据说现在的房府已经快赶上以前的世家了。”

 “不会吧?房家虽然是宰相府邸,可房相一向清廉的。”

 “房相自然是不会,可房二郎可是此间高手啊。”

 房二郎?

 仇富心理很多人都会有,尤其是小屌丝。

 穷人埋怨上天的不公,给了自己这样的一个出生。

 完全没有想过在自己身上寻找原因的。

 “要是房二郎,那是有可能的,不过话说话来,他好像大赌就没有输过的。”

 “e=(′o`*)))唉,输了的就自认倒霉吧?输给房二郎不冤。”

 也有比较厚道的,对输钱不太介意的。

 房府赚了一大笔,准备修路的事情闹得越来越大。

 反而李二大赚特赚数百万贯被人忽视了,也许这也是房玄龄的高明之处。

 做臣子的就该有担当的。

 这个世界其实一直都很奇葩,要是皇帝赚钱,大家觉得合情合理,要是私人赚钱,总是会觉得你是在贪墨。

 “房二傻也是厉害,转手就给了那些泥腿子些许好处,那些泥腿子估计很快就要对房家感恩戴德了。”

 “拿着我们的钱去赚取名声,房玄龄打的一手好算盘啊!”

 “那是他们的本事,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开辟新的门路,没有钱,那些饕餮巨兽可不会听我们的了。”

 世家经历此事之后,也在积极的寻找出路。

 一口气损失近半的家财,世家也痛彻心扉的。

 最关键的是,没有钱,就不可能驱使官员为他们说话、替他们办事了。

 世家能发展,就相当于有了后世的红利,战争到来时,很多百姓活不下去,他们可以低价入手土地、技艺。

 战乱平息的时候,他们可以高价大肆的外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