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新的生意与大战在即

 “清剿行动?” 

 看苏洛维琴科那表情显然是知道这行动指代什么,但语气里仍有疑问。 

 “难道不需要再筹措一段时间弹药吗?还是说弹药充足现在就能发起进攻,行动之后也有足够的弹药保证供应了?” 

 按照苏洛维琴科之前透露的一些消息,周正知道目前困扰俄叙联军的主要问题,不是行动中的弹药不够打,而是仗打完了之后的弹药供应问题该怎么解决。 

 俄叙联军现有的弹药储备,打一次足具规模的军事进攻行动显然是足够的。 

 但打完之后该怎么办?特别军事行动没开打之前,驻叙俄军是俄军所有部队中第一优先补给权的持有者。放以前这种情况下怎么折腾都没问题,拿图-160拉着几十吨铁炸弹炸村子这种事,也正是发生在这一时期。 

 但特别军事行动一开始之后一切都变了,眼下所有的军需保障供应都以特别军事行动为第一优先要务。 

 到时候俄叙联军清剿行动打完了,后续本土补给跟不上,叙利亚自己又没啥军工造血能力,内战打了这么多年早都打成一片废墟了,那到时候日子还过不过啦?站到风口上喝西北风跟武装分子唱对台戏吗? 

 一次看似颇具威力的进攻之后,紧随而来的就是长期的疲软无力,比现在的情况还要更甚,这是俄叙联军当下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军事不是梭哈,军事学是一门重逻辑、严谨、讲科学的学科,作为一支长期驻扎军队不能只爽了今天不考虑明天。 

 对这问题同样挺感兴趣的周正听得仔细,苏洛维琴科那边也没避讳什么。 

 作为其老战友的马萨耶夫中校见此情景,也知道这位谢里宁同志的身份可以听这些东西,甚至觉得人家那身份保不齐比自己知道的还多,索性就把话接着说了下去。 

 “目前来说弹药仍然不足,我所知道的消息是,上级正在通过伊朗那边的渠道想办法筹措一些弹药,咱们这边已经派人去伊朗联系过了。但你知道情况有些......嗯,不好解决。” 

 “伊朗人那边的开价不低,而且要走正式的军购合同、要签白纸黑字,靠,苏卡!你说这不是胡闹吗?我们海外驻军哪儿有什么资格跟他们签军购合同,这就又要上报上去再继续走几个月的流程,反复扯皮谈判,而且还不一定能谈成。” 

 “就现在这情况,袭击隔三差五,那些土制火箭弹和改装无人机每天都在消耗我们的防空资源。敌人就是吃准了我们现在面临的困境才敢如此跳脸,不教训教训他们这就没完没了、没个消停。越是被敌人牵着鼻子走我们就越被动,你是知道的,这样肯定不行。” 

 “......” 

 闻言的苏洛维琴科点了点头,稍事思考后紧跟着开口。 

 “所以上级的意思现在是先打再说?” 

 “是,就是你理解的这样,不然还能怎样?继续被那些臭虫趴在脸上恶心人吗?” 

 苏洛维琴科问的直接,马萨耶夫答的干脆,并且还在继续诉说。 

 “可能上级还有别的什么办法正在进行中吧,我也不太清楚。咱俩这身份能知道的东西差不多就到这儿了,更高一层的东西还是保密状态。” 

 “总之目前就是这么个情况,走军购谈判流程的时间我们等不起,一拖就是几个月甚至半年,哦,也可能一年都不止,你看看那24架苏35跟伊朗人扯皮了多长时间。” 

 “要不然就是有别的什么不知道的办法,要不然就是前面打着后面谈着。不出意外的话我估计这个月底就要开始行动,你没剩下几天的准备时间了,到时候特战单位肯定会参与行动的,最好有个心理准备。” 

 苏洛维琴科和马萨耶夫的这一番交谈,算是让一旁的周正知道了不少有效信息。 

 觉得自己应该能在这件事上做点什么的周正,开始思考起该如何施展能耐、有何进一步的对策。 

 而一旁说着说着就把注意力放在了周正身上的苏洛维琴科,已经在向身旁的马萨耶夫主动开口。 

 “......嗯,的确不好办,但也许谢里宁同志有办法解决。你应该还不知道,上个月的苏35采购合同最终敲定就是他带队完成的,当时我负责和他随行,保护他的安全,那一趟伊朗之行还发生了不少故事。” 

 “什么?他?你是说,是谢里宁同志搞定了那些伊朗人?喔,怎么做到的?我都不知道你也跟着一起去了,我还以为你一直在国内休假。” 

 突然听到这意外消息的马萨耶夫中校显得很惊讶,而周正上次的伊朗之行也确实不是什么值得、需要去大加宣传的事。 

 俄国人那边除了直接参与到此事中来的人知道详细情况,绝大多数人对于此事的了解,都仅限于“哦,那苏35军购项目终于谈成了”,其余细节则一概不知,也就仅此而已。 

 要不是作为事件参与者的苏洛维琴科说起,马萨耶夫也仍不知道。 

 这虽然不是什么值得大肆宣传的事,但也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要当成高度机密,任何人都不能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