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导弹不是冲你而来,别太把自己当回事(第3页)
一发122毫米激光制导炮弹冲破玻璃、直落屋内,于建筑内部轰然炸响。
轰然垮塌的承重墙拖带着上层天花板一并塌落而下,上层一塌又引起多米诺骨牌般的连锁效应,一连往上塌了足足四层才堪堪止住。
上一击的爆炸回荡声未落,下一击的弹丸呼啸声已然袭来。
呜——
轰隆——轰隆隆——
接连三枚122毫米激光制导炮弹不是冲入楼内就是炸碎外墙,内部已经受创严重的这栋五层办公楼终于支撑不住,迎着受弹方向的整面建筑外墙轰然垮塌。
待到火光散去、烟尘落定,一直紧盯着屏幕的周正眼中,就只剩下三分之一的建筑面积都已完全垮塌的残缺办公楼。
整个迎弹面的外墙,如今已经完全变成了一堆塌方废墟,暴露出建筑内部的房间景象、残缺不全。
确认打击毁伤效果的无人机将视角进一步拉大缩放,屏幕前的周正清楚地看到了画面中有一名身上还背着枪的博军士兵,正以一种非常滑稽的姿态,被倒挂着吊在楼体残骸边上。
看那一动不动的样子显然已经身死,至于究竟是被炸死、还是被砸死、被震死的,这些都无关紧要。
透过打击发电机这样的高价值装备来尝试引蛇出洞,进而通过博军涌出的方向,来进一步确认哪些是驻兵建筑、与民房建筑区分开来,最终施行精确打击来增强对敌有生力量、指挥系统的杀伤打击。
这便是周正的计划,而现如今的战术目的也已经达到。
无需再对着这堆冒烟废墟继续紧盯的无人机,随即晃了晃机翼、飞往下一处被红点标记的打击坐标。
就实际而论,此地即便还有博军生还,也已经不成气候,被成建制沉重打击遭受重创。
于周正而言,趁着敌军完全反应过来之前的有限时间,进行更多的成建制高效打击才是上上良策,没必要对着这几个残兵继续施展拳脚、耽误时间。
一场“破坏”与“抢救”的大戏在博军控制区纵深继续上演。
知道发电机大致位置何在的打击无人机基本一抓一个准,赶到坐标临近空域之时透过热成像搜索往下一看,不是明晃晃热源的发电机映入眼帘、就是围着发电机满地乱跑的人体热源信号异常显眼。
一发接一发导弹呼啸落下,导弹打完了就引导精确制导炮弹继续炸。
不但发电机和抢救发电机的博军士兵跑不了,连带着驻兵建筑一道也难逃一劫。
整个作战行动持续到最后,绕着标记地点来回飞了几圈、反复确认的无人机队,发现已经再无明显的发电机热源信号暴露在外,随即在向周正汇报确认过后结束行动,开始分批次回撤降落再补给。
半数无人机暂且留下,持续监控己方控制区与敌方控制区交界地带。
防止敌军渗透夜袭的同时,还能为下方执行夜战行动的步兵小组提供态势感知支援。
另外半数返航的无人机将会尽快加油补给,再行调用新的待命无人机,前来接替留守的半数无人机返航。
正在指挥中心评估此轮战果的周正估摸着,光是这通一环套一环的无人机与炮兵协同作战,杀伤的博军有生力量至少得在五百往上。
绝大部分博军不是被直接炸死的,而是被塌方的建筑掩埋砸碎压死的。
有些博军驻守在相对高层建筑里,还有些是守在低层建筑当中,更有甚者是在看似不起眼的废弃仓库和平房中躲避,着实让周正感叹了一番真是哪儿哪儿都有、哪儿哪儿都能藏身。
不过眼下都不重要了,只要炮弹够精准且数量给足,炸塌建筑并不是什么难事的周正解决了已发现的绝大部分问题。
塌方的建筑废墟替代弹药完成了剩余工作,对博军完成了“管杀还管埋”的一条龙丧葬服务。
连坟头都省了,直接埋在建筑废墟堆里,端是方便快捷。
而且不止如此,杀伤博军的有生力量只是周正计划之内的“附带目标”,属于“能完成最好,完不成也无所谓”的那种。
摧毁博军分散各处的发电设备才是主要目标。
那些因为种种原因而设置在外的大型发电机一旦被毁,博军接下来作战指挥的电力所需从哪儿来,几乎就成了个无解问题。
城中发电设备存量已经被搜刮的差不多了,就是再去搜刮一轮也难有收获。
修复电网恢复供电更是不可能,博军压根没这个能力更缺乏设备。
所剩的办法只有一个——通过外部增援运输,想办法提供足额足量的移动发电设备进城。
手头至少有卫星电话可用的博军城防司令部,是一定能将目前的糟糕处境上报上去的,就看博纳特这老混蛋收到噩耗后会怎么选。
周正能料想到这一点并且做好了准备,甚至希望博纳特能赶紧送点东西过来,手头压箱底的底牌可还一直留着、就等这一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