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无人机引导无人机,双重引导精确轰炸(第2页)

 步兵冲楼本就难攻,对于防守方是极大的地形有利。 

 眼下还在楼里撞上了防守方的机枪阵地交叉火力封锁,等于说是让本就难度极大的攻楼作战变得更加雪上加霜。 

 两挺班用机枪往沙袋掩体后面一架的博军,打得那叫个畅快不已、火力全开。 

 而且不止是机枪,与机枪小组一道据守在沙袋掩体后的其他博军步兵,也在操持着手里各种各样的家伙事、步枪手枪齐上阵。利用大射界、有掩体的优势,向着斜对面与正面的敌人不断开火,进一步强化阵地火力。 

 反观攻上四楼的“拂晓雄狮”营这边的情况则是大为不利。 

 不但被敌军机枪火力封锁了走廊,还被交叉射击而来的其它轻武器弹雨压得抬不起头,以一整个扇形受弹面在挨打而非单纯的一两条火力线。 

 这种情况下别说是抬枪硬冲,就是侧着身子扔枚手榴弹都极大概率会被打成筛子。 

 到时候可能连手榴弹都还没扔出去便会被弹雨打翻在地,没炸到敌人不说反而把自己的队友一锅端,风险太大稍有闪失就会铸成大错,场面至此也就一时陷入僵持,难以形成有效突破。 

 “怎么办?少校。要不然我带战士们用烟雾弹冲一波,挡住他们的视线应该可以快速形成突破,只要我们速度够快!” 

 “......” 

 闻言的阿基尔少校不置可否,又以隐蔽在掩体后的姿态仔细观察了一番周围的地形,从楼梯到走廊的地形走势全部齐齐看了一遍,再结合已知的敌军火力部署情况。 

 很快,中尉情急之下提出的作战计划便被当场否决。 

 “不行!火力太密集了,就算扔烟雾弹也没用。他们随便开枪都能打死打伤我们至少一半的冲锋战士,能供我们施展的攻击通道太过狭窄、空间有限,得另想办法。” 

 说完,双目微闭短暂思考的阿基尔少校转头低眼,瞅见了身旁随行警卫排战士身上携带的便携式激光指示器。 

 只有手电筒一般大小,却足以射出高密度激光束引导精确制导弹药打击,是周正为了加强诸兵种战场协同能力而专门配发的单兵装备之一。 

 “有了!知道该怎么打了!” 

 “什么!?” 

 一旁的中尉闻言一愣,只听计划已了然于胸的阿基尔少校未做直接开口,而是抬手指了指头顶之上的方向示意。 

 “上面?这......嘶,是这样吗?少校!?我明白了!” 

 顺着阿基尔手指示意的方向抬头望去,一眼就看到了中心花园露天敞开,不设天花板的顶部。 

 看得出来,此种设计本应是为了方便市政厅内中心花园里的植物采光日照,故而选择了不带顶的敞开式设计,站在中心花园里抬头往上一看便是湛蓝天空。 

 既然能被阳光照进来,那也同样可以被其它东西射入,比如说炮弹和导弹。 

 刚刚杀进楼里时的中尉还没闹明白一楼那满地敌军尸体是咋回事。 

 现在想来,那阻塞住大门的建筑垃圾堆,以及这一楼的一地敌军尸体,应当都是被至少一枚顺着这露天穹顶打进来的重炮炮弹炸出来的结果。 

 只可惜面前架设机枪阵地的敌人,正好坐南朝北,背对着己方炮火的来袭方向,换句话说就是处在建筑内部的掩体面、不会被炮火直击轰到。 

 但炮兵轰不到,不意味着无人机炸不了。 

 和陆上阵地开火的炮兵不同,无人机那可是能在空中灵活变更打击位置的。 

 只要能想个办法指示打击坐标,引导无人机发射导弹进行精确打击的话。 

 一发,只需要一发温压导弹即可解决问题。 

 相对狭窄的室内环境下炸上一发温压导弹,就足以把对面的敌人全部烤成烧焦干尸。 

 唯一的问题是怎么把激光指示器带出去,带到合适的地方照射需要打击的精确坐标位置。 

 眼下这走廊里根本不是人能冲的地方,各种密集弹雨打得水泥碎屑四散横飞、劈啪作响,跳弹啸叫声不绝于耳,子弹打在掩体上崩飞的水泥渣子溅在人脸上都刺的生疼。 

 激光指示器需要人来手持照射,至少它的说明书上使用方法是如此。 

 意味着只要人出不去,有激光指示器在手也是白搭,根本无法把激光指示器带到合适的位置上进行照射。 

 看似依旧是无解之局,只是想到了一个实际上行不通的办法。 

 但好在,各种复杂城市战环境都见识过的阿基尔少校,眼下已经有了办法。 

 “来!把侦察无人机给我,快!” 

 折叠收纳后只有个文具盒大小的小号fpv无人机非常便于携带,已经可以算作是一种单兵侦察装备。 

 手头不缺装备只缺人的周正,也压根不会心疼这种连军用级装备都算不上,只是民用设备的“小玩具”,遂给早在叙利亚战场上就能熟练使用此物的阿基尔少校和他的部队装备了很多、量大管饱。 

 眼下听闻阿基尔少校开口下令,一旁的侦察兵赶忙将背后小背包里携带的fpv侦察无人机递了上来,连带着一起递上来的还有无人机的便携式操纵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