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敌军先进无人机进场,无人机打无人机同类相残

 有敌方察打一体无人机闻着味儿过来找肉吃,这事对周正来说算不得稀奇,早就能预料到。 

 望着手中报告上顺带被打印出来的全彩照片,眯了眯眼去辨识型号的周正很快一笑。 

 “mQ-9“捕食者B”?可以,不愧是公司精锐部队,出手就是一亿美元一架的高端货,够有钱。” 

 mQ-9“捕食者B”,这是照片中这架无人机在美军装备序列里的正式名称,称其为“死神”也可以。 

 作为一款中型察打一体固定翼无人机,mQ-9这玩意儿要说性能那是有的,在全球同类型产品中位于上游水准,技术指标和设计性能都较强,完爆土耳其人的手搓航模玩具十条大街不止。 

 但是真正让mQ-9出名的,却并非其性能,而是这东西夸张到离谱的售价。 

 起初让mQ-9这坑爹价格“声名鹊起”的标志性事件,是美国新一轮的对印军售。“人傻钱多速来”的三哥以1亿美元的单价斥巨资采购了一批mQ-9,美其名曰要搞“无人机强军”。 

 要单纯只是印度人掏这离谱价格也就罢了,毕竟三哥那冤大头的劲儿,在国际军售市场上都是出了名的。给三哥卖武器装备,你要是不把大粪卖出等重的黄金价,你都不好意思说这是在跟三哥做生意,出门走道上都嫌丢人。 

 前脚大伙还在笑三哥人傻钱多,怎料一刻也没有为三哥的冤大头采购价哀悼,紧随其后赶到军售市场拿到同样采购价的第二个冤大头,正是美军自己。 

 五角大楼公开发布的2023财年装备采购计划中很清楚地写明,美军计划以1亿美元的采购单价购置更多的mQ-9无人机,进一步扩充无人机队以更好地适应现代战争。 

 能把中型察打一体固定翼无人机的售价卖到1亿美元,这在国际军售市场上是绝无仅有的。 

 美军自己在时隔短短一年后也拿到了“同步三哥”的售价,除了能说明美国航空制造业垮塌已经从有人机蔓延到无人机,各项目各类型成本全面失控外,其它任何有意义的问题啥也说明不了。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看到未来科技部队使用的是mQ-9这么个成本失控的玩意儿后,周正的第一反应是把这东西打下来应该足够让敌人肉疼。 

 至于带弹巡航的mQ-9“捕食者”到最后为何无功而返,来找了一圈地面控制站没找着,只能掉头折返。 

 这其中的原因倒也不难解释,做出针对性调整部署的周正早就心知肚明,对此结果毫不意外。 

 在投入装备和部队总数都有限的前提下,未来科技部队别看高端大气上档次,但装备类型和兵种体系上的欠缺,使得其战场态势感知和战役级的侦察能力都相对不足。 

 具体到实际层面来说,未来科技部队想在地面部队接触不到的情况下,跨越敌纵深寻找并快速打击处于敌军大后方的无人机地面控制站,此种情况下能够派上用场的战役级侦察手段本身就很有限。 

 开着无人机四处乱找那指定不成,起码得有个敌军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的大概坐标方位才行。 

 没有大型电子战飞机提供电磁情报支援,远程信号定位这种事就别想了。 

 空军也没有,战役级的空中侦察更别指望;唯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只剩天基侦察手段,也就是高分光学卫星。 

 但高分光学卫星这种东西从过顶拍摄到回传出图是有延迟的,尤其是在周正已经下令让无人机的地面控制车,处于持续机动转移状态的前提下。 

 未来科技部队从卫星照片上看到的车队所在方位,实际上并不准确,与此同时的车队可能早就转向跑往别的方向、且跑出去老远了。 

 等螺旋桨动力的mQ-9无人机,慢悠悠地飞到卫星侦察确认过的指定位置上,车队早跑的没见影了。指望用“光学卫星侦察+无人机跟进”这对组合来抓地面高机动目标,根本就不现实。 

 话说到底还是得感谢伊朗人的设计,面临相似敌人和同样问题的伊朗人,早在设计自家无人机之初,就充分考虑到了战场生存性问题并做了针对性设计。 

 能把中型察打一体固定翼无人机的地面控制站,整合到卡车底盘上机动起来的这本事,那也足够说明水平和对自己所面对战争态势的精准把握,所谓“无人机神国”这称号放中东这地儿也确实算实至名归了。 

 知道未来科技肯定会按耐不住性子,以无人机之类的手段来寻找己方无人机地面控制站,大行“我搞不掉你无人机我就搞你地面控制站”之事的周正,也想好了怎么钓鱼的手段。 

 “未来科技那帮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敌人找、我们躲”这种事,就属于那种他们可以失败几十上百次都行,但我们只要失败一次就会被炸上天的事。” 

 “我们能想到的道理敌人也能想到,所以后面他们肯定还会接着找,只要找到一次就算赢,就能解决至少一部分的大问题。” 

 听到周正一边放下手中报告、一边兀自总结的发言,逐渐开始理解现代战争背景下这些复杂弯弯绕的安德罗点了点头,随之开口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