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俄军的钢铁心脏,这里到处都是做不成的生意(第2页)

 “......” 

 老实说,自己本就是打工人出身的周正,很不喜欢沃洛巴耶夫这种居高临下、带着命令式的训话口吻。 

 换位思考一下,老子辛辛苦苦搁这儿为国做贡献搓坦克,还得挨你这个连螺丝扳手都不摸一下的鸟人哔哔,这种事换做哪个打工人身上会感觉爽的? 

 听到坦克外面的谈话动静,正蹲在炮塔里安装调试炮闩的一位老工人,也从炮塔顶端探出头来,扶了扶头顶上的工帽看清下方的情况后紧跟开口。 

 “沃洛巴耶夫主任,你就别难为他了。小伙子刚应聘来上班没几天,是我带的徒弟。” 

 哦?这还是个新员工?有意思。 

 听到坦克顶上蓄着胡子的老工人搭话,主动上前一步的周正已经报以微笑、再度开口。 

 “不必紧张,小同志。也别把我当什么大领导,我就是单纯和你聊聊生产情况,把我当成是工友、朋友、同学,什么都行,只要你愿意。” 

 有了周正的补充发言,连呼吸都急促了一些、胸口明显起伏的年轻工人这才舒缓了不少,又转头看了眼炮塔顶上的师傅,得到了鼓励的眼神,转而回过头来面向周正开口答道。 

 “我在拆卸坦克负重轮,谢里宁同志。要安装新规格的履带得换新轮子上去,原本的规格不通用,这是我的拆卸工具。” 

 说着,年轻工人不忘举起了手中几乎快一人高的钢棍,就是用这玩意儿把卸下来的坦克负重轮抬着放到地上。 

 直接用手去搬且不说能不能搬动,稍一失手就会砸到脚造成工伤,被这大几百斤重的铁轱辘砸一下保不齐就是粉碎性骨折。 

 “嗯,我了解了,你做得很好,小同志。感谢你为祖国做出的贡献,谢谢!” 

 主动伸手递到了年轻工人的面前,无论是语言还是动作都没有一丁点的犹豫。 

 年轻的工人却看了看自己沾满灰尘油污的手,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犹豫不决,杵在一旁身后的沃洛巴耶夫眼见此景、更是及时上前解围。 

 “谢里宁同志,那边还有更值得一看的最新装备,我们走吧。” 

 确实是要走,不过走之前还得最后再办一件事的周正,依然毫不犹豫地与工人同志颤颤巍巍、犹豫不决中举起的右手握在了一起。 

 而且是双手相握,报以了言行一致的感谢,直接就把身后随行的沃洛巴耶夫看不会了。 

 “谢谢.....谢谢您,谢里宁同志。” 

 有些斯拉夫人光从祖辈那里继承来了达瓦里希的称谓,却没继承来其中的真谛。 

 虽然是假毛子,不过还是愿意让自己更真一点的周正不同,紧跟着便向面前语气激动中带着颤音的年轻工人开口答道。 

 “该说谢谢的是我,是你们在没有硝烟的生产线上前赴后继、支援战场。谢谢您,同志。” 

 说罢,不待回复的周正便拍了拍年轻工人的肩膀、以示鼓励,带着温暖的微笑告别、转身离去。 

 “你运气不错,小子。遇上的第一个视察大领导就这么通情达理,不是所有人都这样。” 

 趴在炮塔上目睹了全程经过的老师傅笑着开口提醒,捏了捏自己的手,还有些缓不过劲儿来的年轻工人随即转头回望。 

 “他不嫌我脏吗?师傅。” 

 “你没听见吗?他叫你同志,你老师没教过你很久以前这是什么意思吗?” 

 “......” 

 闻言的年轻工人一时间说不出话,打着哈哈放声一笑的老工人只是随口回道。 

 “好了,别傻愣着了。有空等你下班回宿舍再想,我陪你喝两杯、讲些老故事,跟你一起想,现在开始干活儿!” 

 参观完了一辆老式的t-72B,是如何被改造成最新式的t-72B3m的。 

 再往前走的周正很快来到了另一条生产线上,摆在面前之物是远比刚才所见更新更强的俄军顶级主战坦克——t-90m。 

 横向对比来说,俄军的t-90m其实和解放军的99A是同一个定位,二者都是各自陆军的第一款三代信息化主战坦克。 

 是的没错,尽管俄军工有着继承自苏联的强大坦克工业与雄厚底蕴。 

 但是电子技术上的短板,以及谢尔久科夫整出来的巨大烂活儿。 

 导致俄军在三代信息化主战坦克上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一路磕磕绊绊直到t-90m定型投产才算尘埃落定。 

 相比方才所见的t-72B3m,眼前t-90m的强大可谓是全方位的。 

 更新的信息化与火控系统、更强的防护水平,以及具备一定升级冗余空间,总比t-72B3m那令人落泪的倒车速度稍好一些的后向机动性。 

 可以说除了尚未批量投入战场的t-14“阿玛塔”之外,面前这t-90m就是俄军当下最强的主力坦克,而且已经投入战场接受了实战检验表现出不错的战果。 

 哦,对了,还有一件事值得一提。 

 曾一度被北约吹上天,誉为“不可战胜之物”的豹2A6主战坦克,就是被周正刚刚看过的,性能还不如t-90m的t-72B3,给一炮干穿了首下裤裆、弹药殉爆,炸得烧成了烈焰棺材。 

 先前卡拉什尼科夫集团的沃罗诺夫代表,说“特别军事行动已经完全撕下了北约装备最后的谎言和遮羞布”,那也并不是随口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