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未来大生意谈成,预祝合作成功(第2页)
如此大规模的Bmpt临近建造完成,起码能说明一件事——客户对这玩意儿的短期需求量真的是相当之大。
而现如今还能出手拿到这么多Bmpt的客户只有一个,即是俄军自己。
望着自己费神费力好不容易搞到手的宝贝东西,眼前却有如此之多的巨大量。
尚且还沉浸在“能不能想办法整点”思索中的周正,很快就听到了身旁再度传来熟悉的话语。
“俄军对于Bmpt的需求非常迫切,现在这款装备已经被纳入优先保交付序列当中了。”
“和t-14不同,俄军非常乐意将这种战力强悍,又没有搭载高新技术和设备的武器投入战场,大批量参与实战。Bmpt优秀是优秀在它的设计上,而不是凭借高新技术,不存在战场泄密一说。”
“所以就是您看到的这样了,谢里宁同志。不出意外的话,我们很快就能看到更多俄军部队接装Bmpt并参战的消息。Bmpt的首支列装部队——近坦90师,对Bmpt的评价异常之高,基层部队的反馈良好,也是直接促成大量订购的重要原因之一。”
周正能料想到乌拉尔厂的Bmpt产能绝对不会低,只是没想到现如今已经高到了如此程度,仅一条生产线上就能密密麻麻铺开这么多,同时建造生产。
不过这也并非坏事,而是好消息。
产能越多越好,越多越有利于计划实施的周正当即笑道。
“我觉得这就是你们同俄军讨论产能分配的重点,沃洛巴耶夫同志。”
“啊?这个?谢里宁同志,您的意思是说,现在要把Bmpt批量对外出口?”
闻言的周正随之点头,紧接着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首先我们要清楚装备的设计功用,Bmpt不是什么常规主战装备,而是一款针对复杂地形环境与城市战的特化装备,这也就意味着通常战斗中对Bmpt是没有刚性需求的。”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俄军现在的战场境况,是什么?是俄军已经很少再发起对坚固守备之敌的攻坚作战,类似马里乌波尔这样的硬骨头城市战短期内不会再发生,将来也很可能不会。”
“就算有,俄军大概率也会制造阿尔乔莫夫斯克2.0,用血肉取代钢铁,继续损耗瓦格纳的力量来打击敌人、保存自己。名正言顺地让瓦格纳和敌人同时两败俱伤,自己坐收渔利,这对他们而言是一举三得的好事,没理由不做。”
“那么敌人会向俄军守备的坚固城防发起战役级攻势吗?这是个笑话,沃洛巴耶夫同志,看看敌人现在的处境吧。他们的炮兵都因为缺乏弹药、无炮可打,而被填充进动员步兵里投入战场。”
“把贵为高价值技术兵种的炮兵,当做填线步兵扔进战场,这就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敌人已经没有能力再去严重威胁到俄军守备严密下的重镇要地,所以防御形式的高烈度城市战,几乎也不会发生。这是基于客观现实所做的分析,不是空口无凭。”
“既然进攻和防御都没有太强烈的战场需求,俄军目前的装备采购侧重点也仍是供应战场所需,而不是大规模扩军。那么我觉得俄军未尝不会就此松口,在合适的时间点上让出一些产能,来满足你们生产者的利益。”
“前提是,你们真的向俄军清楚表达了强烈诉求,充分说明了目前所面临的实际困难。不付诸努力是很难做到的,沃洛巴耶夫同志,我想您应当清楚这点,对吗?”
“......”
周正所言这通分析,其实只有一个目的——让军工口的这些人自己去和俄军掰扯说叨。
你想赚钱又不想出力,天底下哪儿有这么好的事?我都把外销谈客户负责定价这事都包了,难不成还得再去对付俄军那一摊不成?
是时候让军工口这些人为了自己的核心利益而奋斗奋斗了,周正相信沃洛巴耶夫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结果便是虽然艰难,表情甚至都颇有愁眉不展,但思索再三的沃洛巴耶夫终是给出了肯定点头的答复。
“好吧,谢里宁同志。除了点头同意外,我确实也想不出其它什么更合理的方式来回答你了。”
“只是我们仍不确定俄军是否会就此松口,您如果接触过他们,就一定知道这帮人的不好对付。我们会尽力去谈、去争取利益,但实在是不敢保证会有怎样的结果。”
“瞧,沃洛巴耶夫同志,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而且你们未尝不会得到意料之外的帮助。”
望着沃洛巴耶夫那一脸错愕不解、听不明白的表情,报以神秘微笑,且一开始就做好了如此打算的周正继续笑着开口。
“我们会帮助你们进行一定的沟通磋商,是对俄军的。在确保不会影响战场需求的前提下,看看能不能让俄军尽量让出一些产能。”
“毕竟,你我都清楚俄军现在正在做的事,并不是100%为了战争、为了胜利,他们也在做战争结束后的长远打算并提前行动。大批量采购这些目前不是战场急需,直到战争胜利可能也不会大量需要的装备,这只是其中一种体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