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我们都有共同的目标,启程再赴中东

 周正从没打算带着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去歧视瞧不起任何人。 

 过去如此,现在是这样,将来也还会是。 

 对于面前的卡拉切夫上尉也是同理,哪怕对方是家国破碎、背井离乡的“流浪者”,也不会因此有丝毫的歧视。 

 原以为卡拉切夫可能就只带几个人过来的周正,眼下从对方口中听到足足有18人时,着实是有些惊喜。 

 随着机械化部队的不断扩编,重型装备的维护保障压力也在日渐激增。 

 周正现在缺的不是干活的人,也不缺愿意学习怎么干活的学徒,缺的是知道怎么干活还能带徒弟教人的师傅。 

 而面前的卡拉切夫,还有他身后这些与他同样,都是老乌军出身的瓦格纳战士,正是周正眼下所急需的对口人才。 

 跟卡拉切夫随便寒暄了几句、互致问候,算是就此认识见过面了的周正,没有急于多说什么、多做问话。 

 而是招呼着卡拉切夫一行人,还有机组人员们过来帮忙,把给阿尔西姆准备的“回赠礼物”先搬运上机。 

 “这些是给你们的指挥员同志阿尔西姆的东西,回去以后帮我捎个话,就说这是我给他的回礼。不算太好也不是太多,一点意思而已,还请他收下。” 

 在军械库内简短发表了一通现场讲话的周正长话短说,话音未落之际便抬手示意,指挥众人开始干活搬东西。 

 知道面前这位大佬,是自家指挥员同志的重要合作方。 

 无论是卡拉切夫一行人,还是下机过来帮忙的机组成员们,有一个算一个都听令行事、手脚麻利,搬起还挺沉的武器箱就往舱门依旧敞开的直升机上抬。 

 这些沉甸甸的武器箱里,不止装着周正已经跟阿尔西姆约定好的“柳叶刀”和“波斯飞天小摩托”,还有一些常规的轻武器弹药箱也被一并搬运上机。 

 搬运工作持续了整整半个多小时,直到两架米-171sh直升机的机舱都被塞得满满当当,哪怕是返航不需要拉人也再也装不下更多的时候,带队执行任务的另一位瓦格纳上尉才连忙告诉周正可以了,不用再让人继续往上搬了。 

 顺带,还怀着好奇问了一嘴,这些武器箱里装着的到底是啥东西。 

 跟这位多次执行“往返航班”任务的瓦格纳上尉也算老相识,知道其是阿尔西姆身边心腹之一的周正随口一笑,拍了拍亲自上手帮忙搬了两箱落下的灰,就当活动活动筋骨,转而笑着答道。 

 “俄军的“柳叶刀”巡飞弹,知道这东西吧?” 

 “知道,很强很好用的一款新式武器。只是俄军一直垄断了货源,瓦格纳从没得到过这种装备,我只在视频里看到过。” 

 实话实说的瓦格纳上尉话音未落,依旧面带笑意的周正这边已经紧跟着开口。 

 “那如果我告诉你,你刚才搬的这些武器箱里装着的,就是你以前只在视频里看过的柳叶刀,感觉又如何呢?” 

 “......” 

 有久经沙场的克劳泽,初见柳叶刀时的那种震撼与激动在先。 

 对不同的“瓦格纳人”见到柳叶刀,会有何种反应很感兴趣的周正,紧接着就看到似曾相识的一幕出现在眼前。 

 “真.....真的吗?这是真的吗?那些箱子里装着的真的是柳叶刀???” 

 惊讶、欣喜、震撼、难以置信...... 

 周正感觉其上的每一个形容词,都能从此时此刻的这位瓦格纳上尉脸上找寻的到,几乎和不久前克劳泽初见柳叶刀时的反应一模一样、别无二致。 

 能让不止一位瓦格纳老兵产生高度雷同的正向反馈,看来这柳叶刀的广受好评真不是吹的,其受欢迎的程度简直堪比当年刚刚装备苏军的Ak-47。 

 倒也算卡拉什尼科夫之名的正统传承了,无论字面意思还是内在含义上都确实如此。 

 “如假包换,不信的话你可以自己拆开去看看,如果时间允许的话。” 

 一听周正这话,难以置信得到了确认的瓦格纳上尉不禁咽了口唾沫。 

 转而便是二话不说,朝着整齐码放在尾舱的武器箱直奔而去。 

 来到跟前打开扣锁,一把掀开摆在最上面的一只武器箱,紧随其后看到的一幕几近令人瞬间窒息。 

 “......真的是,真的是它!是柳叶刀!真的是柳叶刀!” 

 “同志们!快过来看呐同志们!我们有柳叶刀啦!乌拉!我们有柳叶刀啦,哈哈!” 

 “......” 

 老实说,眼前这一幕场景给周正整的有点不会了,完全没想到能出现如此场面。 

 原以为激动高兴一下,差不多也就得了。 

 全然没料到这帮瓦格纳老哥,能瞬间兴奋到几乎到了失态的程度,连口中接二连三、经典传承的“乌拉”声都喊出来了,内心的激动程度真是可见一斑。 

 “天哪!真的是柳叶刀,真的是它!” 

 “这.....这东西不是只有俄军才有吗?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在非洲?” 

 “嘘!闭嘴!有就行了,问那么多为什么干嘛?嘴闭上没人当你是哑巴,别说废话!” 

 接二连三围上来的瓦格纳战士们,反应基本都大同小异,全然沉浸在了意想不到的巨大惊喜与兴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