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我知道你们需要什么,而且再次超出谈判授权(第2页)
俄空天军想要啥,周正管不着,当然也不在乎。
不过军方插手、直接介入,总归是个好消息。
至少能说明项目的重视程度很高、时间很紧,没有多余的整烂活儿和拖延空间。
想来就算出问题,也不会是什么了不得的大问题,不至于让整个项目被迫中断或是黄掉。
所以最好还是现在就给伊朗人吃一颗定心丸。
“我明白了,还请您放心,将军。”
“不止是贵方,我方对此次联合研发项目的重视程度也很高。”
“实不相瞒,俄军在前线上一直都饱受北约电子信息优势困扰,这方面我们确实存在一些无可否认的短板,希望这次的联合研发项目,可以助我们在部分领域扳回一城。”
周正所言的确是实话。
自打俄军特别军事行动开始,北约绕着西乌和黑海边境搞的各种空中电子信息战,一直给俄军造成了巨大的战场麻烦。
偏偏这些北约无人机、预警机、电子战飞机还是远程作业,就是不进战区上空,反复横跳逗你玩。
导致俄军在绝大多数时候,对这些恼人的苍蝇都是气得跳脚却没辙。
除了某次在黑海上空的行动中玩脱手,导致被俄军用不开火击落的方式,搞下来一架mQ-9无人机外。北约在其它时候几乎可以不受干扰、畅通无阻地执行电子信息战任务,持续不断地给俄军添堵制造麻烦。
所以,这也就是俄军现在,为什么如此着急地要把那架相对完整的mQ-9无人机,尽快整明白的原因。
其中的信息加密和数据传输才是俄军最感兴趣的部分,而不是无人机本身。
搞清楚这些东西,虽不至于让俄军在电子信息战领域完全优劣逆转,但起码日子会比现在好过一些。
聊完了旧项目的周正还有新合作要谈,想了想还是自己来说比较合适,遂组织好语言主动开口。
“将军,我这次前来还有其它的合作项目要谈,想必您也能猜到是什么。”
“关于那批雅克-130教练机和米-28n重型武装直升机,我们绝大部分的合作细节都已谈妥,包括供应部分,只剩下一些订单价格还需要进一步磋商。”
“一旦谈妥,我们可以立即签署军购协议,将军,您意下如何?”
不清楚伊朗人在这事上态度如何,周正还得先试探一下口风。
只见早有预料的穆萨拉赫中将不紧不慢,既没有点头答应、当然也没说具体价格上就不能谈,转而报以令人捉摸不透的语气缓缓开口。
“谢里宁先生,您知道任何合作,都是建立在双方互利共赢、互相尊重的基础上才能展开落实。”
“只要贵方能提供相应的利益,我们出更多的资来买下这部分利益也不是不可能,这就是一种纯粹的利益互换,您应当明白。”
和周正预料的情况基本一样。
事先做过市场考察的伊朗人,认定自己给出的采购方案是没问题的。
无论是以物易物的无人机部分,还是实际给出的采购经费,都已经足够。
换做一般情况下,这就又得进入漫长的利益拉扯环节。
双方在谈判桌上唇枪舌剑、互不相让,一半年的时间都谈不妥最终方案、导致项目迟迟无法落地执行,这都是有可能的。
但时间紧迫的周正可没空跟伊朗人扯这个皮,早已想好该怎么回答的话语随即脱口而出。
“这是当然,我理解,将军。”
“也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依然认为我们大有合作可谈,这就是我想说的。”
“嗯?”
明白人之间说事,不用把话挑明。
一下子听出了周正这话里暗示的穆萨拉赫中将来了精神,看来俄国人比实现预期的还要爽快。既然如此那不妨抓紧时间,赶紧推进到下一阶段看看实际情况再说。
“方便的话不妨到我的办公室谈,谢里宁先生,就和以前一样。”
已经习惯了这种谈判模式的周正求之不得,当即一笑回道。
“客随主便,将军,带路就好。”
乘车一路从近郊空军基地驶入德黑兰城内,再度来到熟悉的中将办公室里落座。
开门见山的周正废话不多,在办公室里再无外人的情况下选择直入主题。
“将军,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贵方采购这批米-28n重型武装直升机,应当是打算和现有的“风暴”武装直升机机队,形成高低搭配来配合使用,对吗?”
伊朗人手头的军费有限,不可能把现役的三位数中型武直机队,全部换成重型机的米-28n。
讲个笑话,就连俄军自己的各种米-28子型号加在一起,目前都不到三位数,重型武直上的数量大头还是在卡-52那边。
换做初次接触重武直,还是靠买而非自造的伊朗人,就更不可能一口气整上百架了,既没那个能力也没必要。
虽不清楚对方这么说的目的为何,但事实如此,也没什么不能承认的穆萨拉赫中将随即点头。
“没错,这是我们自建军以来第一次接触到重型武装直升机,所以初期列装上还是以装备摸索和战术探索为主,主要的作战任务还是得由现有的武直机队来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