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武直升级改造,超额提供保质保量(第3页)

 伊朗这个现代化工业国搓出来的武器装备,虽不比中美俄,但比中、比下却还是绰绰有余的,升级改造过后有的是人会喜欢,不愁无法出手。 

 “我想这是可以的,完全没问题,将军。” 

 “也请您允许我再多唠叨两句、重复强调一遍,请贵方务必要提供配套的高性能弹药,并保证基本用量。这是事关武直战力发挥的核心关键,拜托了。” 

 清楚地知道伊朗人的军工长处何在的周正,万万不可能忽视这一核心重点。 

 搓导弹搓得尤其之好的伊朗人手里,那可是有不少性能不错、数量管够,部分产品甚至比毛子做的还要好一些的高性能空射弹药的。这才是确保升级过的老眼镜蛇,能发挥出足够战力的关键。 

 大事都谈成了,对余下这些小事都好说的穆萨拉赫中将,也紧跟点头同意了周正提出的要求。 

 和上次不一样的是,大事谈完了的穆萨拉赫中将,这次并没有直接放人走。 

 而是近乎以“你不留下来就是不给我面子”般的开玩笑语气,点名让周正留下来一起吃顿饭,庆祝庆祝本次新达成的大生意。 

 还说什么在一起这么久,生意谈了不少、但饭还从没吃过一顿,总觉得缺了点啥一样不太对劲。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那周正也不可能不给面子。 

 虽然时间紧,回去以后还等着踹飞博纳特和未来科技的屁股,着急开始干仗。 

 但一顿饭的时间,总归还是腾得出来的。 

 何况促进一下感情、加强一下关系,也有利于自己和伊朗人未来的长期合作,算是为长远利益做铺垫。 

 想想也没什么不能答应的周正随即点头,见状一喜的穆萨拉赫中将当即回应,表示一桌子大餐都已经吩咐人提前安排准备好了,就等你现在过去呢。 

 这不禁也引起了周正的好奇。 

 “那要是我拒绝,不去赴宴的话怎么办?将军,这一桌子大餐不就浪费了吗?” 

 闻言只是一笑的穆萨拉赫中将当即回道。 

 “因为我有把握,更有信心能说服你留下。” 

 “我说过,谢里宁先生,我们是真正的朋友。那么朋友之间为什么不能一起坐下共享美食呢?您告诉我,没有这样的道理不是吗?” 

 一听这话也没再说啥,一切尽在不言中的周正也是一路笑着,出了将军的办公室,转而便在穆萨拉赫中将的陪同下,直奔同在一栋建筑内的宴会厅而去。 

 望着满满一桌子叫不上名头来,但看上去就色香味俱全、上得了接待外宾台面的伊朗风美食。 

 确实也肚子挺饿的周正没啥做作犹豫的,说笑着便与穆萨拉赫中将一道落座,边吃边聊的餐桌谈话由此开始。 

 “介意谈些公事吗?” 

 “嗯?” 

 嘴里叼着块酱汁肉的周正一听,倒也没做多想,转而把口中的肉咽了下去、点头回道。 

 “当然可以,毕竟这是公务出差,将军。谈公事才是我的责任和义务,换到餐桌上也是一样。” 

 闻言点头的穆萨拉赫中将没有立刻说啥,转而一边摆弄着餐盘中的食物、一边思索着什么事情,约莫过了半分钟后这才再度开口。 

 “您上次带来的那款艾布拉姆斯坦克,给我方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不止是军工科研,我们还通过对此种坦克的分析研究,找到了能用我们研发制造的武器,来更有效对抗它的办法。” 

 对能自研自产先进武器装备的军工强国而言,情况就是这样,穆萨拉赫中将也所言不虚。 

 一款敌人的先进装备到手,能发挥的作用可不止是对应领域技术上的带动,更能有针对性地开发出专门对抗这种敌军装备的武器,并围绕新武器来构建新的战术战法。 

 买买买打造的军事强国,和自研自产打造的军事强国,根本性的差别就在于此。 

 具体来说的话。 

 印度那也算南亚首屈一指的军事强国了,较之伊朗人的实力也丝毫不差,甚至还犹有过之。 

 但是伊朗人能做到的这些事,换印度人来还真就搞不定。 

 自己搓个步枪都搓出国际笑话,反过头来还是不得不找毛子买的印度人,也别说啥开发针对性的武器了。他能把手头现有的对外采购武器装备整明白搞懂、运用自如,那就已经算湿婆大神保佑、烧高香了。 

 听到穆萨拉赫中将这么说,也明白其中道理的周正,理所应当得说些好话,随即开口。 

 “这是好事,将军,请允许我向贵方表示祝贺。” 

 “而且......” 

 “看起来,贵方似乎是对未来科技制造的武器装备很满意,我理解得对吗?” 

 没有过多思索犹豫,周正的试探发问当即得到了肯定的回答。 

 “的确如此,谢里宁先生。” 

 “应该说这种基于美军现役武器装备上做的升级改造,意义尤其重大。” 

 “通过对这种武器装备的分析评估,我们一方面是能了解和预测一些美军未来的发展方向,毕竟未来科技的产品研发方向,肯定是跟着美军这个主要客户去走的。由此能让我们不至于落后时代,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 

 “另一方面,这也能为我们解决一些困扰已久的问题。” 

 “先前我们猜测过很多设计和研发方向,但是无法确认其是否正确,面临很大的试错风险。” 

 “得到这款美国人的最新式坦克后,之前很多无法确定的问题就都解决了。美国人的这辆坦克就是参考答案,回答了我们设计和研发方向上的“是与否”问题。” 

 “由此能节约下来的试错成本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时间,这可以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大幅加快了我们追赶世界领先水平的进度。” 

 话已至此的穆萨拉赫中将稍作一顿,转而直视着周正,报以一脸正色的认真表情缓缓开口。 

 “为此,我们还要向贵方再度表示感谢,谢谢!谢里宁先生,这是金钱所无法衡量的巨大帮助。” 

 闻言的周正表示理解,曾几何时的中国军工业,也是这么走过来的。 

 靠着对外军装备的分析理解,一步步自研自造、加速追赶世界先进潮流,最终在21世纪真正迈入了世界顶级军事强国之列,完成了技术上的追逐赶超。 

 所以伊朗人现在所走的路,差不多就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军工所走过的路。 

 只不过因为时代不同,对应时代的武器装备技术也有所不同而已,但所处的阶段其实是一样的。 

 伊朗人有啥雄心壮志,未来能具体捣鼓出怎样的结果,周正并不关心,也不牵扯自己的核心利益。 

 不过既然伊朗人对这些高端货如此感兴趣,周正觉得理应在这方面能更进一步。 

 “除了那海马斯的类似物,将军。如果届时我们有更多的可选装备能够提供,贵方的意向又如何呢?” 

 一步步试探,可算把这话给问出来了的穆萨拉赫中将心中一喜。 

 确认了俄国人原来真有更多的合作可谈,并不仅仅只是愿意提供这么一款特定缴获装备而已。 

 当即不失激动地开口回道。 

 “当然,我想我们在此方面大有合作可谈,谢里宁先生。” 

 “具体情况您也知道,我们在很多领域都和世界先进技术水平存在差距,如果能得到这些技术样品以供参考,自然是最好的结果。” 

 “我们愿意为此付出合理且必要的价格,无论是以物易物还是资金采购,希望到时能有这个机会。” 

 穆萨拉赫中将是在试探,周正也何尝不是如此。 

 谈判桌上两位谈判主官的你来我往就是这样。 

 确认了伊朗人在此方面的兴趣之浓厚、意愿之强烈后,已经把未来科技当成一坨巨大肥肉的周正,不由暗自嘴角一扬。 

 有些东西既然你都大老远的运来非洲了,那就别想着再运回去了。 

 除了被打成破铜烂铁,剩下的就全当是孝敬你周老板了吧,动身回去之后必然要跟未来科技好好清清这笔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