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柳树立在铁路边,此路禁飞无人机(第2页)

 沿着铁道一路搜寻飞来的mQ-1“捕食者”无人机正在靠近,不久前才下降过的飞行高度此时并不算高,已经维持在距地3千米左右。 

 单靠肉眼肯定是难以将其追踪到的,必须得依靠对空搜索设备的加持帮助。 

 而此时此刻的克劳泽手里,则握有周正配发的两款便携式设备。 

 一款是拥有热成像\\全彩双通道的激光测距仪,半只鞋盒大小的单兵便携式光电观测设备,兼顾激光测距与光电侦察的多功能用途。 

 常见于特战与侦察兵部队使用,不止能侦察敌情,还能渗透敌后、引导己方远程激光制导弹药进行精确打击,属实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 

 就和周正提供的绝大部分先进单兵装备一样,这玩意儿虽是系统里提出来的,但从款式上来讲也依然是中国制造。 

 兼顾性能与廉价属性、性价比极高,在全球范围内吊打同类型产品毫无压力,可谓是国际军贸市场上的“常山赵子龙”。 

 另一款对空搜索设备,就不是中国制造,而是俄罗斯制造了。 

 乃是9k333“柳树”单兵便携式防空系统中的一部分,名为“手风琴”的一款小型对空搜索雷达。 

 雷达本身不是啥大块头的东西,使用三脚架架设在地、完成部署后,也就半人多高、一人宽的“侏儒”块头。 

 眼下被克劳泽一行人部署在高地上的灌木丛间,还给挂上了点断草烂叶子加以隐蔽,雷达天线本身并不发热不会产生热源信号,加之额外伪装后基本就保证了不会被天上的无人机所发现。 

 在性能上,“手风琴”便携式雷达,对非隐身战斗机类似体积的大雷达反射面积目标,有效探测距离在40千米级。 

 对付体积小一号,雷达反射面积较小、隐蔽性相对较高的察打一体无人机,有效探测距离会短一些。 

 不过依然能保证在9k333“柳树”单兵防空导弹的射程外,做到提前发现,准确捕捉到敌机动向和来袭方向,并以信息化形式向射手发出提前预警。进而在敌机进入射程前,就做好开火准备、提升对空拦截的成功率。 

 此外,9k333“柳树”还整合了热成像光电通道,以瞄准镜的形式附加在防空导弹发射筒上,可由射手上肩举起后自行瞄准追踪敌机。进而具备了24小时的全天候作战能力,白天晚上都能打。 

 在“以地制空”领域发展许久,从苏联时代持续至今天的俄联邦时代。 

 应当说毛子在搞防空导弹这块还是很有本事的,9k333“柳树”这种不再是单独一支单兵弹筒子,而是整合了整套系统的新一代单兵防空导弹,就是最好的例子。 

 不止有苏\\俄式单兵、步兵班组武器一贯强调的便携性,还通过增配系统内其它辅助设备的方式,大幅提升了单兵弹的综合战力。 

 好在,这种俄联邦在本世纪第二个十年,才定型投产、批量列装部队的新式单兵弹,并不只是装备给俄军,在对外出口领域同样也有建树,被一些看上这玩意儿觉得好使的俄式装备大客户买回家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