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100架太少啊,我看你起码需要200架(第2页)
“我看啊,先200架吧。”
“就这数量都不是什么难事,东南亚那帮压榨穷苦工人不当人的黑心老板,产量可大着呢。”
“就这200架的量,多找几个厂,用不了一周就能给你把零件凑齐。实在不行还可以找越南人,觉得一般工人效率低?好解决啊!越南人直接用军事命令让大头兵给你造,造不完就是没完成军事命令、军法从事。产量质量都有保证,将军们数票子数到手软,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何乐而不为呢?”
望着周正这越说越起劲、眼看着已经眉飞色舞的样子,有些忍俊不禁的苏洛维琴科不免再度笑道。
“我觉得你现在——嗯,不像是个指挥员,也不像是个草菅人命的军火商。”
“哈?啥意思?那你说我像啥?”
“像个正在向同行炫耀自己有多么压榨工人、剥削工人的资本家,苏卡!你背叛了工人阶级。”
聊得尽兴的苏洛维琴科也开起了玩笑,这倒是让一直觉得哥们挺严肃一人的周正哑然失笑。
“资本家就资本家吧,反正实惠是咱们的。只要200架柳叶刀按时保量拿到手里,你还会说多余什么吗?”
“嗯——我想应该不会,人类果然是利己生物,利己才是本质。”
“这话是没错,但也有关系、有情谊——”
轻轻锤了苏洛维琴科的肩膀一下,就这么把这事定了的周正笑着说道。
“就好比咱俩现在这样。”
“价格上你就照着俄军采购价给我结算就行,俄军采购价是怎样个价,咱俩都清楚。我呢,向来讲究平价交易,做的是长远生意,资本的短视性已经被从我的人格里剔除掉了。很多时候是觉得你这朋友能处才这么做的,你应当明白。”
在将杜克这队人送过来之后,周正的计划里有些部分还需要苏洛维琴科帮帮忙。
虽然这都是以后的事,不过现在就处好关系总是没错的。
“哦,还有件事。”
“这200架柳叶刀,到时候你自己收好就行了,别给你的同僚们介绍生意,唯独这个生意上我不需要额外的介绍,从我这儿提柳叶刀是你的专属特权。”
“嗯?这——为什么?难道你有什么理由拒绝挣更多钱吗?”
闻言还挺惊诧的苏洛维琴科,确实打算给格鲁乌其他指挥员们知会一声,说“同志们,这儿能提柳叶刀,而且发货极速、量大管饱,欲购从速啊!”。
如此一来,格鲁乌解决了装备需要、周正数票子数到手软,这对大家都有好处。
你好我好才是真的好,何乐而不为呢?
也并非周正有钱不赚瞎了眼,纯粹只是因为周正还没忘记,当初和卡拉什尼科夫集团说好的约定。
“我和卡拉什尼科夫那伙人有合同,简单来说就是市场吃相上不能太难看。不能因为他们忙着供应特别军事行动,我这边就提前把市场给他们啃光了,往后让他们赚不到钱亏了本,这不行,他们还指望着从特别军事行动解套以后去赚更多大钱呢。”
“所以,避避嫌咯~何况你们俄军在卡拉什尼科夫那伙人眼里,还是已经锚定好的客户,在这块跟他们抢生意不是个好的选择。我以后还想跟那帮人谈别的生意呢,最好还是别为了赚点蝇头小利就现在撕破脸。”
“.......原来是这样,我明白了。”
起初还不清楚周正和卡拉什尼科夫集团具体怎么谈的,达成了怎样协议的苏洛维琴科,这下才恍然大悟。
也更知道自家军工口那帮人“吃着碗里瞧着锅里”的臭毛病是啥样。
我可以搓得慢、产能低、磨洋工,但你俄军不能抛下我不管,拿着军费去买外人的东西。就算我暂时交不了货,我也要先把你这订单给占着,你得把钱给我留着。
咱军工口这可是“百万漕工衣食所系”,你还让不让俺们军工人过活啦?想让我们喝西北风饿死不成?有本事你别跑,咱到莫斯科讲理去。
在这样的背景下,就俄军特种部队这“装备自购权”,那都已经是考虑到军事需要和客观情况的“特事特办”了。
再让周正“顶风作案”,把外面搓出来的“血统不正柳叶刀”往俄军返销卖、抢生意。
估摸着卡拉什尼科夫集团那伙人,改天就能给你把这事儿闹到莫斯科去。闹不好还会捅上媒体引发舆论发酵,到时候大家都别想好过。
所以这事咱就偷着乐,这就行了。
光给你苏洛维琴科一个人的小队伍卖,卡拉什尼科夫集团那伙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过去了,能不撕破脸皮大家都不想,毕竟合作关系就搁这儿摆着呢不是?
明白周正是想表达这意思的苏洛维琴科就此作罢,放弃了帮周正介绍生意的念头。
只是身为格鲁乌的中层指挥员,却不免有些心生哀叹。
明明有好用可用、能快速供应的装备就在这儿摆着,只要动用装备自购特权快速采购到位。别的不说,起码俄军的烈士公墓里就能少开些陵位、少埋些人进去,也少些男女老少来哭天喊地哭坟头。
可现在却因为官僚集团的利益问题而不能这么做,凡事不能坏了规矩,人命再大大不过规矩,即便这是不成文的规矩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