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跟名人见面,要个签名必不可少(第3页)
听到克劳泽如此回答的杜克缓缓点头,未等开口说些什么,顺话继续往下说的克劳泽已经谈及重点。
“叶海亚准将代表胡塞方面做了明确表态,他们将会全力支持策应此次联合行动,只要有必要且是他们能做到、能拿出手的支持,都会提供到位。”
“而且对不确定因素存在担心忧虑的,也不止是咱们,胡塞那边也是一样。”
“叶海亚准将反复向我确认,我们到底有没有坚定决心确保完成此次行动。胡塞那边担心我们的决心不坚定,稍微遇到点挫折困难就想撤退跑路,到时候反而会让负责组织撤离的他们难堪、下不来台。”
“嗯,这倒也不能怪人家这么想。”
了解到这一情况的杜克闻之点头,又不免感叹地分析说道。
“美军就不说了,遇上麻烦呼叫空中掩护加撤离是传统操作;当然,你们俄国人也没好到哪儿去,整个22年你们几乎都是稍微一遇到硬仗就后撤跑路,还记得‘哈尔科夫拉力赛’吗?”
“......”
被杜克如此说道的克劳泽,处于“一说一个不吱声”状态,面对已经发生的事实也无需过多辩解什么。
事实就是俄军在22年特别军事行动开始,经过了初期狂飙猛进转入中期战略相持阶段后,几乎一直都处在“准备跑路”和“正在跑路”的状态。
战线总兵力严重不足导致伤亡承受能力极差,是这一时期俄军最大的问题所在,正因为“死不起”所以更得“跑路积极”。
稍微遇到头铁一点的敌军攻势、玩命死磕,“死不起的俄国人”那不赶紧后撤跑路还等啥呢?
诸如“伊久姆大转进”、“哈尔科夫拉力赛”等名场面,均在这一时期发生,且都是由此原因导致。
此种情况一直等到30万动员兵准备完毕、投入战场,才得到了根本性的逆转。
但事情总归是发生过的,留在历史里的印迹是抹不去的,“俄国人跑路成瘾”的真实情况也是成立的。
好在,克劳泽最终还是通过坚实可靠的当面承诺,打消了初次合作的胡塞方面有关于此的顾虑。
“我向叶海亚准将完整阐述了我们的作战计划,分析了其中有必要分析的细节,通过这些来表明我们的行动决心。”
“再者,我现在隶属于瓦格纳集团,我的同志们也是。我们有非常拿得出手的战绩,无论是非洲还是阿尔乔莫夫斯克,我们都用血铸造出了独属于瓦格纳的传奇。”
“至于你这边——”
话锋一转的克劳泽稍作一顿,想了想当时对话的场面和细节,又朝杜克继续缓缓开口。
“我向他当面讲述了你与我一起并肩作战的经历,说你是‘获得瓦格纳认可的战士’,你和你的人都是。”
“结果呢?这有用吗?”
不打算说谎的克劳泽闻言直接耸了耸肩。
“不能说完全没有,只能说非常有限,但也确实是起到了一些作用。”
“总之,从行动策划到执行准备已经经历了这么长时间,胡塞人就算有所顾虑、面临风险,现在也必须去做。”
“所以这就更是我们要竭尽全力的理由,如果这次的行动收效甚佳,后续再谈合作也会因此而顺利;反之如果第一次合作就搞砸了,且不说你我,指挥员同志那边肯定非常不想听到这样的消息。”
“哦,对了,说起这个——”
因谈及周正而想起另一件要事的克劳泽,赶忙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拉出来自周正的回复消息页面,紧接便给一旁的杜克边展示边说。
“昨天发上去的装备申请清单批复了,全部通过。你需要的东西一个不少,今天就会走空运转陆路发过来,快一点的话可能明天就能到货,到时候我跟你一起去接收,未来科技的‘宝藏船’应该很快就会上门。”
“抓紧熟悉装备和战术,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