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敌军变换障眼法,穿成这样最好别去那种酒吧(第3页)
“来,搭把手,把这玩意儿拽出来。杰克、弗兰兹,一起上!”
“来了!”
不多时,在艇底自带滑轮托架的辅助下,“陆地行舟”的杜克哥几个,很快便将这艘重量仅1吨出头的民用载人潜航器,用手从木箱中给推了出来。
“看看这颜色,花里胡哨的,拿去开个潜水公司什么的肯定受欢迎。”
如克劳泽所言,这民用观光潜水器通体的卖相,实在是过于给人以一种花里胡哨的感觉。
湛蓝色的艇身就和远洋深蓝的颜色一样,通体流线型的海豚型壳体,倒是很符合水下力学、能够最大化减少潜航阻力。
敞开式的三人串联座舱就分布在艇身中央位置上,操作驾驶系统还不是单独一套而是两套,分列于从前往后的第一席与第二席座舱中。
看得出来这么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教练指导”,毕竟不是任何人都能不经培训地直接上手这种水下潜航器。
即便有自动驾驶系统辅助,也仍需部分人工操作。
这时就有必要让后座的“专业教练”,对前座的“游客学员”,进行一定的教学指导。
至于教练脾气好不好,会不会水下破口大骂、儒雅随和,那另说,反正不在设计功用的考虑范围之内。
咚咚咚——
伸手轻敲中空的壳体发出脆响回音,意识到艇身非金属材质的克劳泽这就点了点头。
“看来无法下潜太深,否则耐受不住水压,你们需要浅水行动。”
“那一开始也没打算潜多深不是?”
与有些刻板严肃的克劳泽不同的是,杜克对于面前这花里胡哨的民用观光潜航器,倒是充满了兴趣、有些爱不释手。
绕艇身一圈、看了又看后,单从面目表情就知道颇为满意的杜克,这就又回到了克劳泽身旁,目视着二人面前的潜航器笑道。
“这性能指标再加上我的目视观察,我基本能肯定这玩意儿不但满足作战需求,而且还有所超出,比我预期的水平要好上不少。”
“其实也算和我预期的一样,我能想到中国人肯定能造出什么有意思的民用平替品出来。毕竟他们是能把航母阻拦索当普通钢丝绳一造造一堆,撂在工厂仓库里吃灰睡大觉的主。”
作为曾经只差一步,就能冲击美国海军陆战队“头等主力”部队军事主官的男人。
杜克的职业军人生涯,有许多常人难以企及的优点和经历,其中之一便是对中国制造工业品和各种装备、设备,有远超西方常人、超脱了认知战的深刻理解。
防弹衣、头盔、监控器材、通讯设备、小型fpv无人机......
作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强工业实体,中国制造在美军中早已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着。
无论是否情愿承认,这就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
杜克既不是满嘴讲批话的高官政要,也不是满嘴跑火车的财阀代表和政治捐客。
杜克是一名真真正正从军校到部队基层,从副手到主官,距离海军陆战队第一武装侦察营营长只差一步之遥的务实派军人,是“三代从军”的正经“美国良家子”。
就美国这样的环境里,杜克在被抓进未来科技的“军人疗养院”牌集中营之前,甚至连班房长什么样都没亲眼见过。
以上种种促使杜克能对“中国制造”,做出基于事实、理智、客观的分析判断。
而不是先入为主地带入主观情绪,最终发表一通充满刻板偏见与不公正的评价。
在“蛙人差事”上的专业性肯定不如杜克,这一点克劳泽自己心里也清楚,没必要“业余指导专业”,面对杜克此番评价也就未再过多追问什么。
待到克劳泽收回视线、回首望去之时,只见身旁不远处的瓦格纳战士与陆战队员们,已经竞相开始拆封各种武器箱和装备箱。
从中取出的武器装备琳琅满目、花样繁多。
既有各种微声消音武器,也有专门用于对付棘手目标,即用即抛、不占编制的单兵火箭筒一类“重型武器”,总之是之前发回上报的清单罗列武器装备一样不少。
“嘿!瞧瞧这个,杜克!好久没见过你穿‘橡胶紧身衣’的样子了,穿成这样最好别去男同酒吧,为了你的个人安全着想,这是我的衷心建议。”
闻声之际转头一看的克劳泽,赫然发现是杰克这个“废话宝宝”,在双手拎着一身黑色潜水蛙服做展示,还带脚蹼的那种。
以杜克这五大三粗的“模范士兵”身材,穿上这一身在某些男同眼里,可能确实会有“某种搜查官”的味道,杰克这点倒是没说错。
无视杰克的话语走上前去,一把抓过这身崭新的潜水蛙人服翻看一番,亲手触摸材质报以满意神情的杜克随之点头。
“很好,非常好!有这些就够了。狠狠干上这一票,未来科技生气我开心,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