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巨轮沉没之时,反舰弹道从天而降(第3页)

 为了进一步确认那玩意儿究竟是不是坦克,判断攻击已经结束的f\\A-18f飞行员,还一摆手中操纵杆驾驶战机靠近上前、抵近目视查看。 

 “.......好吧,不光是坦克,还是德国佬的豹2。这下乐子大了,东欧某人看到这新闻会睡不着觉的。” 

 目视确认完现场情况的“超级大黄蜂”低空通场、呼啸而过,海面上到处漂浮着各种船只残骸和金属垃圾,就是不见有一个活着的幸存者。 

 当然,此种情况下就算有人在水上飘着,那也离死不远、基本没可能逃出生天。 

 巨大船体沉没时带起的漩涡,会将周围海面上所有漂浮之物卷入其中,被红海所吞噬。 

 别说是人游不出这样的漩涡,就算开个小船过来都会被卷进去撕碎。 

 此等情况下,或许被当场炸死才是更好的结果,起码不用承受被活活淹死时的窒息痛苦。 

 “‘鹰巢’呼叫‘骷髅-01’,你所在空域探测到有高速飞行物通场,出什么事了?汇报情况。” 

 直至此时,后方航母打击群的问询呼叫终于传来。 

 拨通了无线电的前座飞行员,又望了眼下方海面上正徐徐沉没的巨大船体,这才回过头来正视前方操纵战机、开口回道。 

 “‘骷髅-01’报告,目标船只已沉没,重复,目标船只已沉没。” 

 “有数个疑似弹头目标从高空落下,连续命中目标船只,随后引发大爆炸。” 

 “这玩意儿现在已经断成两截,没得救了。” 

 “.......收到。立刻返航,‘骷髅-01、02’,我们有麻烦要处理。” 

 无线电那头的语气明显不太好,甚至称得上糟糕。 

 非但没把目标护住,反而还眼睁睁地看着其被炸沉的‘骷髅-01’机长,也明白这语气糟糕是为何,未做多想便径直回道。 

 “‘骷髅-01’收到,立刻返航。” 

 “‘骷髅-02’正在返航,最后确认。” 

 嗖—嗖—— 

 两架未有任何善后处理责任的“超级大黄蜂”,就这么拍拍屁股、一抖翅膀飞走了。 

 而在那架同样相安无事,几乎是踩着鬼门关关口起飞,才得以幸免于难的海鹰直升机内。 

 带着几名重要下属,搭乘最后一班“末路班机”逃出生天的谢尔盖中校,此刻正举着手中的卫星电话、汇报情况。 

 “是,和您预想的一样,长官,船被摧毁了。” 

 “不,不是克劳泽和杜克那帮人干的,是那些胡塞人。他们发射了反舰弹道导弹,从弹道轨迹和打击方式来判断应该是,最终引爆了船内的弹药。” 

 “不出意外的话很快就会上新闻,胡塞会官宣确认这一战果,很快全世界就都会知道。” 

 不断开口报告的谢尔盖中校,看上去并不算多么情绪糟糕,甚至没有太大的波动,只是像说“今晚吃什么”的平常事一般正常叙述。 

 很快,电话那头倾听完简短报告、思索完毕的大佬,也给出了下一步的指示。 

 “先去船上处理你的伤势吧,虽然没有干掉次要目标,但首要任务已经完成,这应当足够引起董事会的重视并做出改变了。” 

 “好好休息养伤,你做得很好,谢尔盖,很快就会收到奖励。” 

 “做好下一次行动的准备,我们和‘昔日同志’还有账要算,迟早还会跟他们再见面的。” 

 “......我明白,长官。那就这样,保持联系。” 

 啪—— 

 说完,接收完上级指示的谢尔盖便挂断了电话,身旁一名佩戴三叉戟臂章的少校紧接问道。 

 “我们下一站去哪儿?” 

 “非洲。” 

 未作犹豫的谢尔盖收起卫星电话,透过机舱舷窗注视着下方海面,见证着“新罗西斯克”号的最终时刻。 

 语气一如那未被波及的红海海面般平静。 

 “阿尔乔姆上校有一个计划,现在我们要去执行它。” 

 “那些瓦格纳孽畜在非洲逍遥太久了,他们必须被阻止,而我们是最合适的。” 

 “何况,我和阿尔西姆还有私人恩怨。我倒是很想看看他家那老头子,收到他这唯一宝贝儿子‘人头快递’时候的表情,该有多么精彩。” 

 对于撤离后的任务现场发生之事,暂且一无所知。 

 此时的杜克与克劳泽二人,正在刚刚清理出来、摆放好“研究对象”的桌边上,望着这新鲜尸体愁眉不展。 

 “......怎么说?你以前服役的时候用过这东西吗?未来科技到底是从哪儿整来的这玩意儿,为了什么?” 

 “......不,我当然没用过,海军陆战队里没这么华而不实的东西。” 

 出于搞清真相、战后总结的目的,而特意带回的一具敌军尸体,此时就近在眼前。 

 冲克劳泽刚回完话的杜克是有话直说,自己也是第一次在战场上遇见这么邪门的鬼东西,此前只在实验室和ppt里见过。 

 伸手摆弄了一下尸体上的外骨骼结构,这自带液压助力的机械关节依旧完好无损,可正常驱动。 

 “现场赶尸”的杜克模拟正常人体动作,将尚未彻底僵死的尸体手臂用力一摆。 

 只见这机械关节立刻与尸体手臂随动、固定好姿势,饶是杜克撒手之后都没再垂下落回。 

 “这就是原因,能单手持枪发射6.8毫米全威力弹的原因。” 

 “这有源外骨骼本身就是固定枪架,有了它,哪怕手提12.7毫米重机枪腰射都能做得到,毕竟我们已经遇见了。” 

 说着,杜克又看了眼直连进外骨骼背后背负式电池组的供能线缆。 

 另一头则直接连进外骨骼四肢上,搭载的各自独立小型驱动电机内。 

 越看越出味儿的杜克,总觉得这东西不像是什么正规量产货,临时赶工和测试用的痕迹明显,连脆弱的线缆都直接裸露在外、未被整合进机体。 

 硬要说的话,倒更像是某种实验室原型装备赶鸭子上架。 

 觉得自己的判断应当不会有错的杜克继续说道。 

 “这应该是未来科技实验室里流出来的东西,虽然不清楚敌人为什么这么做、这么着急,但这东西显然还没达到军队验收的标准。” 

 “起码在美国,它连我这关都过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