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炮弹已成军火界黄金,有钱有关系才能买得到(第3页)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只能算作是背景。 

 重要的是在此背景之下,本着“物以稀为贵”的市场客观规律,以155毫米为代表的大口径榴弹不但极其难以获得,价格更是跟吹气球一样一路飞上了天,连翻数倍不止。 

 现在你想搞到成批的155毫米炮弹,不但得有钱、成倍的采购经费,而且还得有足够硬的关系。 

 否则就算有钱都没地儿买去,如此紧俏的市场行情,没点关系谁卖给你?要么就开出离谱到姥姥家的价格等着纯纯挨宰。 

 以上这些现实情况,不但周正清楚,自己就是陆军高级将领的费拉丹中将也完全明白。 

 土耳其确实有着还行的自身军工业体系,也能够自产一定数量的大口径炮弹,这是不假。 

 但对于搓个tB-2这样的“航模玩具”级无人机,都要靠进口发动机,来维系生产的“拼多多式军工业”而言。 

 国际市场上和大口径榴弹同样紧俏的炮弹生产原材料,那可既不是本国就能产出,也不是那么轻易就能大批量搞到手的。要看人的脸色去问去求购,去砸更多的钱还得排队排到猴年马月,都不一定能提货。 

 既有成熟可靠的大口径炮弹自产军工业体系,又有完整的上下游配套产业链,同时还能自己产出炮弹生产原材料,完全实现内循环搓炮弹的真正军工强者。 

 这地球上不是没有,中国人就能办得到,和中国人交好朋友的俄国人也行。 

 但土耳其人那是真不行,这辈子不行、下辈子也还不行。这是客观因素限制所决定的,不因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 

 知道自家军工业几斤几两的费拉丹中将,是越想越觉得这俄国人开出的生意,可能真有点足称惊喜的搞头。 

 思索一番、转了转眼珠,有了主意的费拉丹很快再次开口。 

 “那么,谢里宁先生,您这是要同我们谈大口径炮弹的军售事宜吗?” 

 “是这样没错。” 

 不着急给出最终方案的周正话锋一转,有必要先引导一下谈判优势转向自己这边,方便之后达成自己想要的结果。 

 随即面带微笑着继续说道。 

 “1枚155毫米炮弹的价格,已经从特别军事行动开始前的2100美元,上涨到如今的1.3万美元1枚,都有价无市、挥舞着钞票都找不到货源的局面。” 

 “现在,上哪儿才能获得足够数量的155毫米炮弹,已经成为了一个公认的国际军事难题。” 

 “俄国人不用这个口径,欧盟抱怨自己买不到原材料,美国人和英国人呢?占据主要产能的斯克兰顿军工厂和BAe兵工厂,刚刚发生火灾爆炸,原因虽复杂但实际上并不难猜,而且不重要。” 

 “剩下的155毫米炮弹大批量出产方还有谁?半岛南端的韩国人算是一个,他们是有大规模产出大口径炮弹的能力没错。但他们的产能已经跟不上消耗的速度了,且因为美元加息对工业的影响而导致生产融资困难,扩产更是遥遥无期。” 

 “资本是逐利的,而在资本世界妨碍资本逐利则是原罪,是必须被资本的打手所打压消灭的。生产炮弹的‘微薄利润’在美债面前不值一提,绝大部分的流通热钱现在都已被吸走。资本现在更倾向于更有利可图的美债,而非‘赚不到几个钱’的生产炮弹。” 

 “所以,您觉得上哪儿还能买到大批量的155毫米炮弹呢?没别的意思,这只是单纯的讨论问题而已。” 

 “......” 

 既然是“单纯的讨论问题”,那不妨一说,外加试探一下这俄国人到底是什么意思。 

 几乎不做思索的费拉丹中将当即回道。 

 “起码,还有中国人。” 

 “哦,对,是还有中国人没错。” 

 周正连连点头的回答依然面带笑意,只是这笑意在这会儿看起来,就多多少少有点变了味的意思,连带着紧随其后的话语也是。 

 “但我想那些中国人会卖给什么样的客户,同谁做生意,这就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