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你跟他不是老相识了吗?摇人过来帮忙(第2页)
没有df-26侦察弹、wz-8侦察机、遍布水下的仿生拟态无人机、5分钟内就能二次重访的高分光学卫星网,压根不具备这样的先进侦察与态势感知手段。
只是因为胡塞老哥用上了伊朗人开发的这种“土办法”,让弹道导弹在打击末端进入“A射B导”环节,由其它友军单位提供最终的目标指示、引导修正打击弹道。
本身曼德海峡就足够窄小,胡塞老哥们占据的那条海岸线还有相对高海拔优势,能居高临下、一览无余。
简直是最适合伊朗人开发的这种“土办法”发挥功效的理想作战环境,随便搞点无人机、无人艇出去,就能完成最终的目标引导,就能让无数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惊呼“反舰弹道导弹进入烂大街时代”。
实则不然,成体系的“区域拒止\\反介入”和“土法上马”是有根本性的巨大差距的。
不过有一说一,胡塞老哥这种充分利用手头有限的装备和物质基础,最大化发挥主观能动性,打出极其优异战果的示范作用,确实还是值得周正学习和借鉴一番的。
用弹道导弹打惯了各种固定目标的周正稍一寻思。
既然胡塞老哥能用这“土办法”来打船,那我为什么不能用来打人呢?反正他成群结队行动的敌人,也没比30节的航母跑得快不是?没理由打不了。
说干就干的周正立刻调整计划、着手行动,这才有了如今这“无人机引导弹道导弹轰炸敌军地面机动部队”的一幕。
听完克劳泽的解释后,明白了这不是什么高大上技术,原来是这种“土办法”上马打出惊人效果。
颇有些哭笑不得的罗斯科夫无奈摇头。
“居然会是这样,真是让人——意想不到。”
“不过,这就算完了吗?敌人就这样被解决了?”
不熟悉本地情况的罗斯科夫,对敌人的习气和作战风格一概不知,只能向克劳泽取经问问情况是否真如自己所想。
第一次与此前只是有所耳闻的“安沙尔救赎军”交手,同样不是很熟悉情况的克劳泽,望着眼前这敌人惨死一地、且连吃6发弹道导弹后再无发起第三波冲击的征兆,基本也就可以下定论。
“起码我们这边,应当是暂时收场了。”
“快速猛烈地建立战场威慑力很有必要,这样你就能吓退很多决心不坚定但却有些麻烦的敌人,尤其是在非洲这种地方。这是我来到这儿这么多年后得出的一条重要经验,猜猜瓦格纳在非洲的赫赫凶名是怎么建立起来的?”
“哦,那让我想想,嗯——该不会是通过‘电锯生劈活人’和抡大锤?”
闻言的克劳泽径直一笑,在飘散着浓郁血腥味的空气中摇了摇头,倒也不能说罗斯科夫这般调侃是完全没道理。
“得说确实有这方面的原因,如果你的敌人够野蛮,那你就用野蛮的方式跟他讲道理。没办法,说人话他们又听不懂,那就只能用他们喜欢的方式。”
“不过,重要的还是让他们明白你既有决心、又有实力,是不能招惹的对象,就比如现在这样。”
“嗯——的确,我认可你的说法,就像在新兵营里那时候一样。”
聊完了敌人的事,两手叉腰、还没清闲一会儿的罗斯科夫又顿生烦恼。
克劳泽这边刚下完处理现场、抢救伤员的命令,就听得背对自己的罗斯科夫忽然兀自开口。
“这次的麻烦可有点大了,老实说。”
“我不止失去了二号目标,还顺带搭上了一架飞机和一名飞行员,这些可都是兄弟单位配合借调来的,回去以后起码够我写半个月的报告接受问话了。”
话音未落之余也不止抱怨吐槽,已经是把未来科技恨得牙痒痒的罗斯科夫紧接又问道。
“还有,未来科技这帮逼人是他妈疯了吗?他们知不知道自己是在对谁开火?”
“跟瓦格纳打也就算了,那顶多算公司战争。这次可是空天军资产,一架去年才交付的最新批次伊尔-76改进型!”
“知道这事要是传出去会有什么后果吗?他们未来科技难道就不考虑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