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半根烟的功夫干掉10个亿,不影响咱的战略定力(第2页)
慢到这支快打快收的未来科技自行火炮连,刚跑出去还没五分钟,就在转移途中被开着高清热成像尾随而来的无人机,在茫茫荒漠中逮到了那极为显眼的红外信号,随即便是激光制导的空地导弹密集呼啸而来。
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力与可能,整整7架见证者-129只用了不到半根烟的功夫,就将这个合计8车的自行火炮连全数歼灭在了荒漠中,打成了一堆熊熊燃烧的废铁焚尸炉。
周正是赢了,但赢得不彻底。
从机场那边被炮击的情况来看,敌人应当至少投入了一个自行火炮营开足火力猛轰。
如今这才只逮到了一个连,周边相邻地域也是空中搜索一圈,不见其它任何敌军炮兵单位的身影。
那么答案就很明显了,也正如参谋长李正剑对周正所分析的那样。
未来科技不是把自行火炮整营整建制统一投入作战,而是以连排为单位进行拆分,作为独立单位分散出击,前出至各自的炮兵阵地并在同一时间朝同一目标开火。
这么做的好处也显而易见——就算一处炮兵阵地被逮到,那也不会全营报销,损失一个连\\排再怎么也比全军覆没要强。并且一支炮兵分队挨打还能为其它炮兵分队预警,拖延敌人争取时间。
但要做到把部队拆得这么散,还能把时间点把握得这么精准,在运动中同时转入作战状态、同时开火再同时快打快撤。
这对指挥协调能力,和战场通信的上下行效率要求可不是一般的高。
言外之意,半吊子的炮兵部队就别想了,甚至一般的信息化水平、指挥自动化水平不够高的炮兵都做不到。
只有先进的自行火炮和技战术素养够硬的炮兵人员,再加上足具经验、水平优异的指挥团队,这三者结合在一起且配合默契时才能做得到。
全世界能做到这一点的顶级炮兵部队,并不超过两手之数。
老实说,让这样的对手“摆了一道”,可能只歼灭了其三分之一不到的兵力,余下大部分装完逼还成功跑了。
周正并不觉得算什么失败,毕竟自己只不过消耗了点航空燃油和弹药,况且这还是和未来科技这支数一数二底牌部队的第一次交手,本身就有试探底色的性质。
能打成如今这样,应当说周正还是比较满意的。
“下一步怎么办?要对敌军残余炮兵做追击吗?我们的无人机依旧在接触线临近空域滞空待命。”
“怎么办?”
刚刚放下手中照片与报告的周正坐于办公桌后、摇头失笑。
“这不应该是我问你吗?你可是我的参谋长,军事上的事我应该多多听你的意见才是。”
倒是和周正的性格与处事方式能尿到一个壶里,自知时间不可浪费的李正剑也是应声回道。
“好吧,那我谈谈我的看法,你呢,就当随便听听。”
“我个人觉得现在是不宜再过度追击了,原因有两点。”
“其一,我们第一波能抓到敌人的炮兵,是空基反炮兵雷达吊舱,结合快速正确的大致方位判断分析所致,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敌人首先暴露了自己的开火坐标。”
“只要我们反应够快、行动够迅速,就能抓着这个开火坐标点为中心向外辐射搜索,那些履带式火炮必定跑不出太远就会被逮到,事实也的确如此。”
“其二,暴露的不只是敌人,还有我们。”
“我们用来反炮兵的‘无人机狼群’战术虽然有诸多优势,尤其是非常适合把握强时敏性的打击窗口。但弱点也是有的,便是需要一次性投入大量的无人机进行搜索游猎与最终围剿。”
“这么成规模的无人机出动一旦开火暴露,被敌人抓住行踪,遭遇敌人有组织围歼的后果不堪设想,会对我们构成不小的损失。尤其是打击敌军自行火炮需要深入敌纵深,地面部队的支持度为零,任何敌军有组织的地面防空行动都将无法阻止。”
“综合以上两点因素来看,首先我们缺失新一轮的目标定位信息,其次存在有敌人反扑围剿我军无人机部队的可能性。”
“有鉴于此,在当前情况下,继续深入敌纵深空域作战并不是明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