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敌人从来都不傻,只是有些方面无法改变(第2页)
“但很遗憾,截至目前我们并不掌握这位‘谢里宁先生’再度出现在中东的任何情报。”
“之前他的足迹遍布叙利亚和伊朗,但现在就好像完全消失了一样。开源情报和俄国人的公开宣传中,也再未出现过有关于他的消息,情报部门那边甚至怀疑他现在是不是已经调岗离开,不再负责这方面的事务。”
“呵,只有傻瓜会那样认为。他可是俄国人钦点的驻安德罗集团‘总督’,这种岗位上的人事任用怎么可能随意调换,尤其是在现在这种情况下。”
说来也好笑,斯蒂文上校这边在不断加大力度做情报工作,逐渐了解到安德罗集团里有“谢里宁先生”这么一号人物,并且还介入程度相当之深、深得安德罗的信任与依靠后。
直接就给周正安上了“驻安德罗集团总督”的绰号,将周正视作了安德罗集团真正的一把手,而安德罗只不过是放在明面上用来维持体面,展示给外人看的“花瓶”。
能这么想的依据那当然也是有的——我干的事你也一定干过,不可能我两手都是屎结果你还干净得不行,四个字总结就是“以己度人”。
既然己方建立了未来科技非洲分部,派驻了文官加利特和武官斯蒂文这两位“大员”,一文一武控制着被摆在明面上的博纳特,在背地里当掌控一切之人。
那么理所应当的,你俄国人肯定也是和我一样,都在这么干,一定也是搁安德罗集团内部“派人养狗”。
这奇葩逻辑要是让周正知道了,那想都不用想,铁定得笑场,多少得感叹一句“害得是你们自由世界会讲批话”。
不过斯蒂文上校基于此逻辑得出的判断,倒确实歪打正着地说对了一点。
周正确实还在安德罗集团内部深得信赖、位高权重,更没有离开非洲去其它任何地方,还在指挥全局、统领着不断壮大的军事力量,准备给未来科技“逐一发送升天”。
错误的逻辑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并且还坚信不疑,笑着否定了参谋转述的推断后的斯蒂文继续道。
“俄国人那边现在是什么反应?不可能什么都没有吧。”
己方这一波整大活儿,直接给一架空天军的伊尔-76干碎在了机场上,都没来得及起飞。
斯蒂文很清楚地知道这事肯定不算完,以兽人那睚眦必报的一贯风格,接下来指不定还有多大的乱子在前面等着,有这方面的情报最好能第一时间了解,以做准备。
确实也在时刻关注这方面的参谋一听发问,当即拿起腋下夹着的平板电脑拉开文档确认一番,很快答道。
“最新一轮的高分光学卫星照片刚刚确认,那些俄国人完成了对残骸内部的疏散救援,逃脱的幸存者在机场上再度集结,在安沙尔的攻势被挫败后随即转入了机场建筑内,目前暂无法确认更进一步的详情。”
“......能确认其中有麦迪逊吗?”
抓重点的斯蒂文直切核心。
手中的高分光学卫星照片分辨率是高,但还没高到能从天基进行人脸识别的参谋只有摇头。
“无法确定,但麦迪逊身上不断发出的gps信号确实已经消失了,且消失地点就在伊尔-76的残骸所在区域。”
“意思是他死在了那残骸里,带着gsp定位器的脑袋已经成一堆浆糊了?对吗?”
“......”
被斯蒂文反问的参谋直接一哆嗦,自己可没胆下这么大的论断,压根不是自己能扛得起的责任。
说这话的目的也不是让参谋当“顶事背锅侠”,充其量只能算下意识一问的斯蒂文又自语说道。
“算了,我们没必要承担任何可以不由我们来承担的责任,尤其是这责任无论换谁来都顶不住的前提下。”
“上报吧,把这情况发往纽约总部,麦迪逊到底死了没死让他们做定夺,我可不想因为擅作主张而背上任何黑锅。”
得说人和人的差距这时候就体现出来了。
在相似的承担责任问题上,都是上校的阿尔西姆和斯蒂文,各自选择了截然相反的不同道路。
不过想想也正常。
一个信仰坚定的现役军人为国负责,另一个是上班挣钱的雇佣兵头子为公司打工。
二者的性质可谓天差地别,对斯蒂文来说,这就纯属于“你一年才几百万美元你玩什么命啊你”。
但凡是能甩出去的锅,自己绝对不背。
别问,问就是背不了一点,谁乐意背锅谁他妈就是职场大傻批。
有着如此职业信条的斯蒂文上校坚信,精明圆滑的处事原则是自己能把屁股坐到如今位置上,还一直来没犯大错、吃大亏的重要原因。
让纽约总部那帮年收入拿亿来计算的大佬们做决定,不比自己这个一年才挣几百万的小虾米“太把自己当回事”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