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 我得亲自去透透风,不会给你们拖后腿(第3页)

 价格只有西方的五分之一不说,在性能上还做到了有所超越。 

 用后发优势结合人类有史以来最强工业国的实力,轻松实现了对西方原品的赶超,使得苏洛维琴科能用有限的自购经费,做到全队所有队员人手一台,属实是不要太爽。 

 其它的,像什么时下最新款的dji无人机,可以直连卫星信道的单兵信息化终端,以及针对无人机的电磁频谱侦搜设备和反无人机软杀伤武器,这些个顶个时髦的玩意儿全都出自周正之手。 

 并在苏洛维琴科的队伍里经受住了复杂环境下的严苛实战考验,受到了全体特战队员无一例外的一致好评。 

 苏洛维琴科这边也不藏着掖着,很早以前就告知了队员们,咱们这些新到手的好东西,全都是国防出口公司的谢里宁同志动用自己的特殊渠道一手包办供应的。 

 知晓这一情况的特战队员们,如今见到大恩人谢里宁同志就在身边,那自然是喜悦感激溢于言表。 

 “谢里宁同志,您提供的这些装备简直是太棒了,不但质量过硬,还有充足的数量,几乎是我们在网络上能了解到什么装备就都能搞得到。” 

 “没错,从没想过我们的装备自购情况会恢复得比特别军事行动前还好,但现在不一样了。” 

 “有了这些,连过去很多只停留在构思层面的战术,现在也可以落到实处了。您简直是功不可没的,谢里宁同志,连指挥员同志都这么跟我们说。” 

 听着身后队员们的七嘴八舌、叫好不断,连坐在副驾驶上的苏洛维琴科也回过头来,朝周正笑着点头示意确有此事。 

 周正当然很清楚,自己所做的事对苏洛维琴科这队人而言,到底有多么非凡的意义。 

 简单来说,便是技战术本领提升到一定层次,基于现有客观条件下的战术编排也来到瓶颈后,这时在装备水平上进行的提升,便是提升战斗力的最有效手段。 

 苏洛维琴科的这队格鲁乌便是此种情况。 

 装备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带来的是战术延展性的同步增幅,搭配本就过硬的技战术本领,最终得到的实际战斗力加强可不是“1+1=2”那么简单。 

 苏洛维琴科能在个人主观意愿上非常积极地配合周正,在不跳脱“上级命令”的前提下,尽一切可能帮助周正达成目的。 

 也是因为与周正的合作,确实给自己的队伍带来了极大的益处,称得上是某种“投桃报李”。 

 毕竟周正提供的这些物质支持,本质上就是在帮苏洛维琴科的队伍不断降低伤亡,令任务的完成率一增再增。 

 对一位身在一线、亲临战场的特战指挥员而言,没有什么事是比这来得更重要了,对周正报以力所能及的报答也是情理之中。 

 眼下,坐在副驾驶位上的苏洛维琴科,在前往任务目标的路途中也手不闲着。正在用随身携带的平板电脑,规划着任务纲要与初步的行动方案,准备在完成后打包下发给麾下各个组长、组织行动。 

 手指不断敲击着触控屏幕,同时向身后的周正开口问道。 

 “那个提供目击情报的线人,他答应与我们合作了吗?” 

 苏洛维琴科话中所指的,正是那个告知了阿基尔在奴隶市场有重要发现消息的伤残退伍兵。 

 因为此人早已伤残退伍脱离了军队,加之hts现在又在大力搜捕任何与叙军相关人员的缘故。 

 苏洛维琴科是不大能确定,这位数年前就和叙军撇清了关系,如今已经隐姓埋名回归普通人来躲避迫害追杀的老兵,是否愿意出手相助帮上一把,毕竟这和单纯提供情报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是真的要以身涉陷、冒性命之危的。 

 反观周正这边,在临行前与阿基尔反复沟通过后,却也无法完全确认给出肯定的答复。 

 只能报以“希望如此”的语气缓缓说道。 

 “不清楚,对方只是给了见面地点,除此以外什么都不愿意多说,态度如何完全不明,就连阿基尔也问不出究竟是怎么个情况,只能先过去会一会再说了。” 

 闻言的苏洛维琴科稍作沉默,片刻后则是以平淡如常的语气回道。 

 “如今叙利亚的情况人人自危,不愿意合作也不能强求什么。只是希望他至少能提供给我们更进一步的有价值情报,只能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