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初审有结果,但还是不能公开(第2页)

“如若不然,只会让那些肮脏不堪的敌人称心如意,这是主观上绝对要尽力去避免的情况,而我正是如此认为的,在这里再次向您重复强调一遍。”

周正知道穆萨拉赫在怕什么。

无非就是自己因为这次的刺杀事件怀恨在心、心生芥蒂,在往后的合作中故意刁难伊朗人给其穿小鞋。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本身就没把事情做好才导致问题发生的伊朗人,在谈判桌上是一定会陷入不利被动,就算生意还能做也得被狠狠割下来一大块肉。

反观穆萨拉赫能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而豁出自己这张老脸和一把老骨头,扬言要亲自带队给周正当快速支援部队指挥官。

这也不禁让周正心生感叹,如此为国奉献、凡事以国家利益为重,而毫不在乎自己如何的人,居然能跟卡德尼这种烂透了的货色生在同一片土地上互为战友。

只能说,殖人反贼和爱国者呈两极并存的状况,是普遍性存在而非个例的。

至少,对于穆萨拉赫个人,周正还是有一种发自心底的尊重和惺惺相惜的共情感在的。

就是因为有穆萨拉赫这一代猛男,在后巴列维王朝时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伊朗人才能在中东这片富饶的战乱之地上,缔造不那么完美却也相对而言的传奇。

并把周遭所有的“嘴上是主义,心里是生意”之流,尽数给比了下去、黯然失色。

起码伊朗人真的不止于嘴上说说而已,人家真有实际行动而且可圈可点。

只可惜,死了的苏莱曼尼已成古人,活着的穆萨拉赫也眼看离油尽灯枯不远,后巴列维王朝新生的一代又蹦出了卡德尼这样的“精英人士”。

精神怎么传承,往后还怎么“重振波斯荣光,吾辈义不容辞”,下一代猛男又该上哪儿去找如何培养甚至反超自身。

周正现在是看不到伊朗人的解题思路,作为旁观者也没必要替伊朗人太过操心。直到在穆萨拉赫郑重握手的亲自送行下上车离去,迈上了城郊通往主城区之路后。

心中百般感慨思绪仍旧难以言喻的周正,依旧是沉默不语。

“还在想遇刺的那些事?”

“遇刺?不,不是那些。”

坐在前排副驾驶上的苏洛维琴科察觉不对劲,主动开口跟周正唠起了嗑,得到的却是周正兀自摇头的回应。

“只是在想,会不会苏莱曼尼和穆萨拉赫他们这一代人,就是伊朗人的极限了。”

“有句话说起来不好听,今天可能是过去十年中最糟糕的一年,但也可能是未来十年中最好的一年。”

“我看,伊朗人要是再照现在这么玩下去,就算还有革命卫队硬挺着,恐怕以后也情况难说。”

“呵——照这么说,算不算某种‘速胜转速败’呢?”

作为实干型中层指挥员骨干的苏洛维琴科,当然不止一次地拜读过《论持久战》这样名垂青史的人类军事学著作,现在拣出一条其中的理论用于实践叙述正当合适。

只是,后排的周正却有另一番截然不同的看法。

“倒也不能算是,硬要说的话,大概是伊朗人自己没能‘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吧,而且还急吼吼地着急上桌吃饭。”

“......”

闻言的苏洛维琴科若有所思、不做言语,寻思着没必要再纠结别人家问题的周正也一扫烦恼,转而另起话题开了个头。

“算了,不扯这些了。”

“对未来科技的最终清算已经提上日程了,这次回去之后我就要抓紧去办这件事。不能只看别人没有‘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笑话,咱们自己可不兴重蹈覆辙。”

苏洛维琴科当然明白周正这话是在指代什么,死赖着不走的未来科技确实该有人出马,帮他们好好体面一下了。

联想到自己前不久参加的一些会议,参与的一些预案制定与论证,正巧和周正唠唠这事的苏洛维琴科紧接道。

“不止如此,总参那边对未来科技也已经拉上清单有一段时间了。”

“得说不数不知道,一数就让人怒火中烧,未来科技这些年来对俄军犯下的事已经多到一箩筐。”

“顿巴斯的未来科技牌生化实验室、非法截留扣押战俘进行毁灭人性的实验,还有那帮子未来科技的狗屎雇佣兵枪杀俘虏炫耀手段,还有其它一堆数不过来的破事,这笔账我们一定要好好跟他算算,尤其是在麦迪逊那个狗杂种交代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