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 这地儿实在是水深火热,咱以后还是尽量少来(第2页)
技术员这边分析得头头是道,苏洛维琴科也捋清了思路,大体上弄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但却仍有一个疑问需要解答。
“照你这样分析的话,这架无人机应当完全是‘射后不理’,回路闭合的。”
“可为什么,当这东西出现在战场上的时候,总会有短暂的无人机图传信号闪烁,而后便迅速消失?难道是敌人的某种欺骗战术,诱骗我们使用软杀伤手段来应对,还是说因为别的什么。”
“嗯......你说的这种可能性确实存在,但是嘛——”
有自我独立见解的技术员,更偏向于自己的判断而非苏洛维琴科的猜测,随即便将其中因果继续道来。
“我觉得还有另一种可能性,而且相对来说可能性更大。”
“虽然这架自爆无人机,具备末段自主识别并发起攻击的能力,但前提是目标首先要出现在无人机光电探头的可视范围内。”
“那么在目标还未进入可视范围内的时候,又该怎么办?无人机总不能瞎飞乱撞吧?”
“所以我猜测,那短暂闪烁出现而又迅速消失的图传信号,很可能是某种在起飞阶段,赋予无人机一个初始指向和飞行路线规划的信号。”
“当这一切完成,无人机要么依靠惯性制导一路往前飞,要么用自动飞控跟着规划好的飞行路线走,这时候也就不再需要人来介入操纵了。机载图传信号接收单元就可以彻底关机,以免受到软杀伤手段拦截,甚至都不需要卫星定位信号。”
“而且,就连黑夜也阻挡不了它,看看这个——”
铛铛——用手中的螺丝刀敲击两下桌上无人机残骸的光电探头外壳,发出清脆的金属碰撞声响。
将这架缴获的无人机残骸里里外外研究了个透彻的技术员,现在对其已经是了如指掌。
“这架无人机的底子非常不错,从技术水平上来说,属于近两年上市的新一代产品,而且是高端货。”
“这光电探头支持4k超高清拍摄,而且是双模式,在热成像视角下也有1080p的分辨率,一两公里的距离上识别车辆热源轮廓只能说是轻轻松松。把这么好的尖子货拿来改造成一次性自爆无人机,也真是够舍得下本的。”
对技术员头头是道的分析暂且不置可否,话锋一转的苏洛维琴科再度径直发问。
“有办法对这残骸进行溯源吗?生产编码和厂家标识一类的东西还在不在?”
闻言的技术员只是无奈摇头。
“很遗憾,我们能想得到的东西,敌人也能想得到,所以被他们进行了事先处理。”
“这架残骸我里里外外都拆开看了,所有的硬件设备上都没有任何的编码标记,机体外壳上也没有厂家Logo。而且不像是人为抹去的,根本没留下任何暴力抹除的痕迹,更像是生产出来的时候压根就没有。”
“......就是说这是某种专门定制的特殊产品,好比前段时间的‘中东爆款Bp机’?”
一听自家指挥员提起“中东爆款Bp机”,就连原本一脸正经的技术员也忍不住失笑。
爆款吗?
那确实爆款。
只不过不是市场意义的销售爆款,而是物理意义上的含能装药爆款。
想表达的确实也就这么个意思的技术员旋即点头。
“大概是这样,虽然目前还没有直接证据,但应当是跑不了的。”
“因为但凡是上市销售的正规无人机,无论多少一定会留下生产编码一类的痕迹,方便质检责任、退换货以及售后保障,这是一系列的问题不可能绕过。”
“反向思考的话,如果此类痕迹压根没有,那也就意味着这无人机可能从生产出来那一刻起,就没打算做上市销售。也就是你说的,这是某种不面向一般市场的特殊用途定制产品,下单订购者不想留下可追溯痕迹一定是有原因的。”
“至于这东西的设计和外观,不是中国货,里面很多的硬件规格和布局方式都不像是中国人的风格,倒更像是我们之前在特别军事行动区见到的某些美国产品。”
“美国人的技术当然能造得出这种级别的无人机来,只不过价格往往是中国造的十几二十倍,甚至可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