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1章 治理经验(第3页)
现在还不去打,这得等到什么时候?
万一造反的人越来越过分,扰乱了整个归化,损失很严重。
“好,出发吧!”
朱炫回过神来,淡定地说道。
景清叹道:“终于可以出发了,平将军你们再不打,我也要等不及。”/
闻言,平安只是笑了笑,就带兵离开。
全军很快行动起来,往那个造反部落所在的方向赶去。
朱炫带上锦衣卫,还有自己的亲卫,也跟在平安身边,准备去看一看这场热闹,看平安是怎么镇压下造反。
走了没多久,一个部落,出现在眼前。
这个归顺了大明的部落,在平安划分给他们的草场上,筑起了土墙,整个部落的人,都住在土墙的范围内,如同一个村子。
考虑到他们在草原上的习惯,平安对他们的管理还不是最严格,允许他们拥有弓箭等狩猎的武器,刀这些当然也被允许拥有,如果把这些都没收了,那么不可能稳住他们留在这里。
“这个归顺的小部落,平时脾气有点大,他们的人也有些冲动。”
“稍有些不乐意,就会和其他归顺的牧民发生冲突。”
“也许是在草原上的时候,他们横行习惯了,发生什么事情,不管有理无理,都是以拳头硬说了算,哪怕来归顺我们,也改不了这个坏习惯。”
“我对他们,算是很宽容了,但他们比较难管。”
“他们此时的造反,还不一定有什么诉求,或许是在某些方面认为自己理亏,就想闹事。”
平安简单地说了说。
景清说道:“都已经归顺了,就应该放弃以前在草原上的那一套。”
平安摇头道:“有些习惯,是长年累月,积累下来的,不是那么容易改掉。”
朱炫赞同道:“这样一来,就需要用重典,压下他们了。”
“殿下说得对!”
平安赞同道:“我一直严格要求,以重典来治理这里,只要是犯事、犯法了,不管是谁,必须受罚,重有重罚,轻有轻罚。”
景清听着,若有所思,认为很有道理,又问:“平将军就不担心,他们全部造反了?”
平安笑道:“那也要看他们有没有全部造反的实力,以及舍不舍得造反了!”
停顿了一会,他继续解释说道:“殿下建造归化马市以来,不少前来归顺我们的牧民,都尝到了在马市的甜头,体会过归顺我们大明的好处,他们不想再回去过以前的艰苦生活。”/apk/
武力镇压,再以利益诱导。
可以很好地把归顺的牧民控制在手中。
他们就算想要造反,也得考虑一下造反的后果。
“我的治理确实很严格,但只要不犯事,还是可以正常生活,在这里的日子很不错,真正会反抗的,都是那些不安分的人,正常人在得到这样的生活之后,谁还愿意造反?”平安又说道。
景清听着,连连点头。
道理就是这个道理,可见平安在这里的治理,做得还是很不错。
但是,治理得再怎么好,不安分的人还是无法避免。
有些人得到部分利益,就想要更多的利益。
也有些本来就是冲动、暴躁的人,以前在草原上欺善怕恶惯了,就比如眼前那个要造反的部落,就是最好的例子。
“平安做得很对。”
朱炫听完了,再考虑片刻,赞同地点头道。
“多谢殿下的赞赏。”
能够得到承认,平安连忙躬身说道。
景清学到了这些,先在脑子里记下来,到时候在朵甘都司,看能否借用一下。
这些东西都是平安在这里,通过治理摸索出来的方法,朱炫可以猜想,能把这一套方法摸索出来,肯定用了不少精力,还试错过不少步骤,来之不易。
“回去之后,把平安的待遇提一提。”
“看平安家中,有没有别的子弟,年龄合适了,可以去当官,当武将的。”
“给他们安排个位置才行。”
朱炫心里在想。
除了奖励平安,也有稳住平安,继续在这里治理的意思,正如平安自己说的,有赏有罚,配合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