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9章 三国曹孟德(第2页)

 曹孟德拿下了这些土地,可从来没有想过失去。

 或者说,在他发现自己想要尽自己所有力量拿下刘备和孙权,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意外,内心之中总会出现一些不好的警示之时,他就明白,无论是刘玄德还是孙仲谋,都命不该绝也。

 既然如此,何不在这围棋棋盘上占领更多的地盘和土地?

 如此,也能让他圈养更多的人口吧,知晓诸天万界的曹操,又岂能不知道诸天瓦解之争,人口的重要性?

 于是,他拿下了太平洋无数大大小小的岛屿,拿下了自己世界的澳洲所在,将自己国土的边界线推到了迷雾尽头,待彻底巩固了所得,消化了所占之地,他这才缓缓起身,将自己的目光真正投入诸天之内。

 稳固的后方,也让曹孟德进入诸天之后如鱼得水,接过曹丕建立的十多座城池,到如今数百座城池连成一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引入人口千万,如今几乎可以和龙国澳洲基地分庭抗礼,已然证明曹孟德在诸天之中,也同样有了稳固的根基。

 也是因此,他无惧将刘备和孙权引入诸天,甚至乐得刘玄德和孙仲谋在诸天之中也能崛起,怎么说,这两个家伙也是他自家世界所出,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三国世界的脸面。

 此前,当大妖们冲上去和刘关张厮杀之时,曹孟德一度也想着该派遣自己帐下那些武将前去支援一番。

 可随后,他发现并无大碍,这才放下心来。

 只能说,如今的曹孟德眼光已经不再局限于一家之地,这不仅仅是他修为提升导致,还有着他对诸天至理的领悟,使得他所站立高度已经完全不同。

 诸天万界的出现,对曹孟德而言,可不仅仅只有这些好处。

 在这其中,有一点,哪怕是刘浩也无法忽视的存在,那就是思想的引进,促使曹孟德登高路上本该出现的诸多坎坷,也在不知不觉之中消失。

 举一个最显着的例子,荀彧的思想变迁,足可说明其中问题。

 荀彧,是三国世界最大的保皇党。

 他是曹孟德的属下,但也仅仅是属下,因为在这个过程当中,更多的还是双向选择。

 荀彧,称呼曹操,可不是‘主公’,而是‘明公’。(‘主公’这个词汇,是刘备刘玄德搞出来的)

 荀彧,是保皇党,或者说是大汉党,只要大汉帝国依旧在延续,他可以不在乎皇帝宝座上做的是刘辩还是刘献,也不在乎皇帝宝座上的那个人是否已经是傀儡。

 他有着自己的底线,他不在乎权臣的出现,但绝不乐意看到权臣去做那谋朝篡位之事。

 历史上,曹孟德加封魏公之时,满朝文武,真正反对的,似乎也只有他荀彧一人。

 这是一个坚定了内心信念,有所为有所不为之人。

 在历史上,他就是因为自己这份信念而失去生命,这其中谁对谁错,外人也根本没有评论的理由。

 可如今,荀彧这个最倔强之辈,思想也出现了变化。

 在通晓了未来历史走向之后,在明确大汉帝国只能走到此间之时,他内心一度感觉可悲。

 可当荀彧将历史发展趋势通读到了现代,看到了所谓的皇帝也并不是就一定要有,甚至于没有似乎更好一些之时,他猛然豁达了。

 他发现自己以往坚持的那份信念似乎十分可笑,就好似自己的目光只能看到那么远,以至于根本不敢改变丝毫,彷佛一旦跨越就只能是万丈深渊,如今看看,似乎十分可笑。

 连最倔强的荀彧都豁达了,更别提神话三国世界其他人口。

 在被派遣到刘浩地球,辅助曹丕统御曹魏这方世界诸多城池之时,荀彧同样知晓曹孟德从魏公踏入魏王,彻底的将汉献帝架空,成为真正名副其实的傀儡。

 在这个时候,荀彧也只是露出一丝苦笑,因为他看到了这个过程当中,整个曹魏统御下的百姓,似乎对此根本没有任何一丝不喜,似乎对此欢迎者更是占据了绝大多数。

 也是,前后生活状况的对比,就已经说明了一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