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分化朱岩(第2页)

 随着江左的建议,在陈镇的应允下,蜀地的鸿德楼、招贤馆、农舍、工院、医馆开始选址建造,为了加快速度,江左直接让吕范亲自前往成都坐镇,在沐玄策的配合下,积极调动钱粮和人力,开始选址、规划、购材以及建设。

 与此同时,为了有效地分化朱岩在蜀地的势力,吕范也想出了一条绝妙之计。

 他毫不犹豫地拿出大笔钱财,让那些原本隶属于朱岩麾下的士兵们能够通过打零工来赚取额外的收入,以此贴补家用。

 对于朱岩手中的这些士兵而言,他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还保留了军队原有的编制架构。

 不得不说,吕范此招着实阴险狠辣,堪称釜底抽薪之举!因为对于朱岩而言,他根本无法阻止手下士兵们前去赚钱养家糊口。正所谓“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倘若朱岩胆敢横加阻拦,必然会遭到士兵们的痛斥和怒骂。如此一来,待到人心尽失之时,朱岩那看似稳固的统兵地位必将摇摇欲坠、岌岌可危。

 而工作的士兵,在生活改善的情况下,也不可能实心实意的为朱岩卖命,毕竟当兵吃粮,但这毕竟是卖命的活,要不是吃不饱饭谁愿意干;在这个前提下,这些士兵过习惯了好日子,自然是不会再继续过刀尖上舔血的事。

 其实,朱岩又何尝不知晓吕范此举背后隐藏的深意呢?然而,面对这般困境,纵使他心中充满了怨恨与不满,但却始终不敢轻易吐露半句怨言。毕竟,他本就是一名降将,如果不是手中握有那十万雄师作为筹码,恐怕陈镇压根儿就不会对他加以安抚笼络。说到底,这十万大军才是朱岩赖以生存的政治资本啊!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陈镇打算分化他的实力,但是没有驱散他的编制;若是真的做到那一步,朱岩只怕是立刻就反。

 所以,眼下的脊骨眼上,朱岩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在这种诡异的气氛下,招贤馆的作用开始体现出来,大批的天下寒舍聚拢在川蜀之地,有才学的在鸿德楼编制书籍,收纳典藏,而擅长农耕的大部分都是农家子弟,他们许多人不认识字,但是擅长种地研发物种,每日的任务就是想办法增加粮食产量,收罗新品,同时每日还要被授课,读书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