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开创先河(第3页)

 “如果你们现在签购买协议的话,我可以保证在今年6月份交付你们生产线。”

 “当然,我们也会帮忙安装调试生产线。”

 “此外,你们的原来的车间,我估计也要进行一些改造,原来的老设备,到时候能够处理就处理掉……”

 唐建铭点头:“您说怎么做,那我们就怎么做呗!”

 “我现在除了相信您,还能怎么办?”

 王浩然就带着唐建铭去见刘先超。

 刘先超是京城工业学院的院长,签协议的话,自然要让他来签。

 跟唐建铭签完了协议,又收了对方1百万的预付定金。

 王浩然就又通知李国建再添加一条彩电生产线的加工任务。

 李国建那边自然是大喜过望。

 因为,只做王浩然团队给的活儿,他们已经差不多快要完成全年的任务指标了。

 时间匆匆,很快的就到了1978年的2月初。

 也就是快要过春节了。

 2月3日这一天,王浩然去找刘先超。

 “校长,快过年了啊。”王浩然对刘先超说道。

 刘先超点点头说:“是的,浩然你是有什么事情吧?”

 王浩然笑道:“咱们团队忙了这么久,为学校带来了增收几百万的效益,我觉得,是不是应该给每个团队成员发点奖金,激励一下大家。”

 “这样的话,能让大家伙在明年的工作中有更大的积极性。”

 刘先超点点头,说道:“额外再发奖金是应该的!”

 “毕竟,你们的贡献也是最大的嘛!”

 “你们准备怎么发?有计划吗?”

 王浩然说:“我是这么想的,团队每个骨干成员发放500元的奖金。”

 “其他人则每人发放200元奖金。”

 “现在我们还有50多台彩电,我计划将这些彩电除23个骨干人员每人发一台之外,其他的以抽奖的形式发放给课题团队成员。”

 王浩然带领的这个课题组只是骨干成员就有20多人,辅助成员则有一百多个人。

 50多台彩电没办法平均发放,所以除了骨干成员固定发放之外,只能以抽奖的形式进行。

 刘先超沉吟了一下,他点点头说:“可以写个申请递交给上面,看他们怎么批准吧。”

 其实,为了激励人们的积极性,国家也是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的。

 这些政策秉承的原则只有一个,那就是:多劳多得!

 一味地讲平均,吃大锅饭,会将人们的积极性消磨掉,最终的结果是养一大堆懒人。

 王浩然听得刘先超这么说,他就从兜里掏出来一份申请递给了刘先超。

 刘先超接过来看了一遍,点点头说:“那我马上递交到主管部门。”

 “相信领导一定会批准的。”

 “毕竟,国产彩电生产线那可是国家级重大成果!”

 “只是为国家节省外汇这一项就上亿了。”

 刘先超就将王浩然的申请递交给了五机部。

 五机部负责人王存先看完了王浩然这个申请,他没有犹豫,马上就大笔一挥,签上了“同意”二字,并署上了自己名字。

 申请获得通过!

 王浩然就马上组织了一次课题团队的会议。

 所有课题组成员也都一个不落全都参会了。

 这包括电子工程系的系主任钱大可,还有北大无线电电子系的知名教授肖仁明。

 钱大可跟肖仁明坐在一起。

 会议在京城工业学院一间阶梯教室进行。

 前面两排坐的全是教授级别的人物。

 钱大可笑着对肖仁明说:“肖老师,令婿可真是了不起!”

 “硬是带领咱们用了4个来月时间就把国产彩电生产线给搞出来了。”

 肖仁明内心也很得意,他面儿上却是谦虚地说道:“还是要全靠各位老师的帮衬!”

 钱大可笑道:“没有引路的天才,只靠着一帮庸人,也是干不成大事的!”

 “我听说,浩然同志今天还要发奖金呢,不知道会发多少钱,哈哈!”

 肖仁明说:“同志们辛苦了这么久,也该激励一下的,奖金不在多少,最关键的一点:上面对咱们工作是认可的!”

 正说着呢,王浩然就微笑着来到了台上。

 阶梯教室里马上就安静了下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