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屠龙之书(第2页)

 “如果有可能,我是真心希望能够每周都邀请您到我们学校来做讲座。”

 王浩然微笑着说道:“我就怕去的次数多了,会让清华的师生烦我啊!哈哈!”

 张红兵赶忙摆手说道:“浩然,绝对不可能的!我校的师生对您可都是相当的推崇啊!”

 王浩然跟张红兵寒暄了几句,他就上楼。

 此时已经是深夜11点多点了。

 王浩然轻手轻脚,来到了家门口。

 他掏出钥匙来把房门打开。

 他有点儿惭愧,又回来晚了。

 肖丽娟可是每晚都要等着他回家的啊。

 他也跟她说了,让她早点自己休息,毕竟为了肚子里的孩子也要休息好。

 肖丽娟也答应了。

 但她还是会每晚等到王浩然回来之后再和他一起睡下。

 王浩然把房门打开,屋子里还亮着灯,肖丽娟从卧室走了出来。

 她一边微笑,一边揉着眼说:“回来了啊,伱饿不饿?”

 王浩然拉住了她的手,有点儿心疼地说道:“我不饿,不是让你早点睡吗?”

 肖丽娟说:“我已经睡了一觉了呀。”

 “今晚的讲座还顺利吧?清华的那些学生有没有给你下马威?”

 “哦,还是早点睡,明天再说这些好了。”

 王浩然笑着说道:“今晚的这次讲座可谓是跌宕起伏……”

 王浩然简单跟肖丽娟讲了一下。

 肖丽娟笑着说:“我就知道,那些人一定是会被你的个人魅力征服的!回头你在北大做讲座的时候,我也要去听听……”

 说了一些闲话,王浩然洗漱之后就开始上床休息。

 不过,这一晚,他有点儿失眠。

 他在琢磨着自己准备编写的两本书上。

 这两本书,一定要编写到位,争取靠着它们,能在全国范围内培养一大批的人才。

 尤其是芯片领域,就更是需要高学历高技术人才。

 就算是芯片生产车间里的操作人员,那也要科班的本科生才能行啊!

 芯片生产要想迅速扩大,那就得让人才培养能够跟得上。

 王浩然这么想着,他就决定:从明天开始,自己要抓紧时间把书给写出来了。

 写书对他而言其实并不难。

 毕竟脑子里生物芯

片记忆胶囊里,各种数据以及资料都是有的。

 要开始写教材的话,还是先写芯片类的教材比较好一些。

 对王浩然来说,现在他主持的芯片生产线这个大课题基本上已经可以暂时放一放让其他人去做事情。

 写教材,培养人才这两个事儿,目前非常的重要。

 ……

 转眼就到了1978年的9月初,王浩然用了大约20来天时间,他把《微电子芯片全产业链解析》这个书就给写了出来。

 毕竟不用查资料,资料就在大脑里。

 也不用去反复地试验验证资料的正确性。

 所以,他写得就比较快。

 换做别人,写这么一本教材怎么地也要用个一两年才能行。王浩然这个教材写得比较细,把芯片所有的产业链环节以及工业流程啥的全都写得一清二楚。

 聪明人自己看完这本书,基本上就对芯片的全产业链都能熟练掌握了。当然,还需要进行实践,然后就能上手操作。

 而王浩然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王浩然写完这本教材,他就将之交给了校长刘先超过目。

 刘先超看了这两本教材的稿子,他是狂喜不已啊!

 “哈哈!浩然同志,这正是咱们急需的教材呀!”

 “咱们京理工准备开设微电子系了,专门用来培养芯片人才!”

 “我正发愁用什么教材呢,你这就把书给写出来了。”

 “这两本教材留在我这里,我让专家们看看。让大家都提提意见。”

 “如果没有什么意见,咱们就马上出版印刷。”

 “当然,这么宝贵的教材,也可能只作为内部资料使用,而不公开发行。”

 其实,在这个年代,有很多专业性的书籍压根就不公开出版的。

 比如,钱雪森钱老曾经写的关于导弹的专业书籍,就只能作为内部机密资料去培训专业人才。任何学习这些书籍的人,都是国家高端人才,而且还要签署保密协议。

 刘先超就把王浩然写的两本教材递交给上级审核。

 上级主管部门见了这两本教材也是如获至宝,赶紧组织了国内最顶尖的专家综合评审。

 这些专家里面,有顶尖的科学家,也有权威专业人士。

 他们看完两本书,都是惊喜不已。

 因为,这书写得太好了。

 两本书里的内容干货满满,文字精炼,逻辑清晰,甚至连个错别字都没有。书的内容也是完全准确的。

 任何人,只要智商正常的,认真学习完这两本书,都收获满满,经过实践,成为相关方面的专家没有一点问题。

 这两本书简直就是大宝贝啊!

 用“屠龙之书”来形容都不为过。

 这么好的教材,一定要充分利用起来,要在大学里把相关的专业给开展起来。

 上级部门商量之后,决定要在国内顶尖的高校的相关院系马上组织最好的学生进行培养。

 而这两本教材,因为价值太大,暂时不能公开出版,只可内部交流使用。

 审核的过程用了足足十多天的时间,最终在全国确定了16所高校来开设相关的专业。

 其中,京理工排在第一位,清北和北航也在其中。

 在王浩然写的教材被审核的过程中,王浩然已经在整合芯片生产线了。

 他主持的这个芯片生产线的大课题到了1978年10月初,已经进行了5个多月。

 在5个多月的时间里,几千名科研工作者全力以赴,总算是把所有的技术难关全部攻克了。

 接下来,对于王浩然来说,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将所有的成果整合一个遍儿。

 这个工作,也只能是由他带着大家一起做。

 整合所有的成果就用了足足一个多月的时间。

 整合完毕的时候,时间已经是来到了1978年的11月了。

 而这个时候,王浩然写的两本教材已经在全国16所重点大学开设相关的专业进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