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他的成果决定了国运(第2页)

 参会的是几个副院长,有华罗耿和钱山强等。

 方义微笑着说:“同志们,今年是时隔20年再次评选学部委员,竞争很激烈啊!”

 “这次评选有百分之二十的差额。一共走到最后的210人,最后要筛掉42个科学家。”

 “仔细看看这些走到最后阶段的科学家的履历,都非常的光鲜,成果也都相当的不错。”

 “大家都说说各自的意见吧。咱们怎么做最后的评选?”

 “是简单地举手表决,只要有三分之二的学部委员支持,就直接通过,还是采用打分制,得分最后统计总分,然后进行总分排序,前五分之四直接当选?”

 华罗耿说:“我觉得打分制可能更公平一些,而且不到最后,出不来结果。”

 钱山强微微皱眉说:“但打分制有不少人诟病说容易有暗箱操作的空间。”

 “所以,我个人觉得举手表决更一目了然一些。”

 华罗耿笑着说道:“要想三分之二的人都举手表决同意,恐怕也挺难达到的吧?”

 “没准到最后会出现没几个候选人可以达到这个标准,最终难以当选。”

 “咱们开这个会之前,我可是就接到过好多人的说情打招呼了。”

 “还有一些人甚至登门要给我送礼,以让我照顾他们一下,这种现象可是非常的不好啊!”

 方义叹了口气,说道:“我也觉得挺不可思议的,为啥会有那么多人为了评选学部委员而到处钻营的?”

 “这种风气非常的不好,我很不喜欢。”

 “我想,应该出台一个制度,想要靠人情关系当选学部委员的人,一票否决!也许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公正!”

 钱雪森这时候在旁边笑着说道:“现在说这些已经有点儿晚了。”

 “我支持华罗耿同志的想法,就按照打分制来进行吧!”

 “咱们可是也有制定相关的评分标准。对国防有重大作用的科学家,我认为要加分!”

 “另外,突破性打破空白的,又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重大促进作用的成果,应该优先评选成果拥有人成为学部委员。



 方义轻轻地咳嗽了一下,说道:“那就举手表决好了,看看支持哪种方式的人更多。”

 与会者举手表决,最终选择打分制的人更多。

 学部委员的最终评选就采用了评委打分制。

 表决出评选的方式让方义松了口气。

 他又笑着说道:“说真的,要说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哪位科学工作者做出的贡献最大,成果最多,那必然是王浩然同志啊!”

 “只是,这个小同志太年轻了,才不到21岁,现在名义上还是京城理工大学的学生,他不够格参评。”

 钱雪森听完之后摇了摇头说道:“其实,科学家就是要拿成果来说话!”

 “不要用什么学历啊、年龄啊、资历啊这些条条框框来把年轻人排除在外!”

 “我觉得,我们这种行为有点儿荒唐。”

 钱山强也随声附和说道:“说得太对了!”

 “咱们国内出个顶级天才不容易。浩然同志年纪轻轻的,就已经搞出了决定国运的大成果了!而且还不止一项,真的不应该把人家排除在外。”方义点点头说道:“说得有道理。”

 “不过,浩然同志这一次也没有申报啊。”

 “这都马上要走最后的评选程序了,再说这个事情,我觉得也不太好吧?”

 钱雪森说:“今年这一次就算了吧。”

 “但我认为,在评选的当天,要把浩然给请到现场来,让他给评委们讲讲话什么的。”

 “这也是一种爱才的表示,不是吗?”

 华罗耿等人对此都表示赞同。

 最后的评选大会,将在第二天的上午举行。

 在评选的时候,全体学部委员都将到场参与打分。

 当然,现场还将会有国家相关机构的人监督整个过程,以确保整个评选过程符合程序正义。

 王浩然最近这些天仍然很忙。

 他要和郭伟阳结合,给郭伟阳做参谋,推动芯片全产业链在长三角落地。

 他还要继续斟酌接下来的科研方向,撰写课题申请报告。

 当然,最关键的,他还要照顾肖丽娟。

 肖丽娟已经是快要到了预产期了。

 随时都要做好去医院生孩子的准备。

 这一天,他陪着肖丽娟去医院做完了产检之后,他就和她一块儿去老丈人家里。

 林雅玲已经在张罗着做午饭了。

 看到女儿女婿过来,她很是高兴地请他们坐下来。

 一边准备午餐,一边林雅玲说到了肖仁明要评选学部委员这个事。

 林雅玲说:“马上就要评选了,也不知道结果什么样呢。”

 王浩然笑着说道:“妈,我觉得一定可以当选的!不会有不好的意外发生。”

 林雅玲叹了口气,说道:“那可不一定啊!今年的竞争挺激烈的。”

 “据说,足足有210人走到了最后的评选阶段。”

 “最后阶段还要筛掉百分之二十的参选者。”

 说到这里,林雅玲眨了眨眼,有点儿不好意思地说:“浩然,你人脉比较广,如果能帮着你爸打打招呼,那就更好了。”

 王浩然笑了,搞了半天,这是要让自己帮着打招呼吗?

 他心想,我其实就是个年轻人而已,虽然跟老科学家们有那么一点关系,可也没到能打个招呼人家就给面子的地步吧?

 但岳母都提出来要求了。

 王浩然自然是要答应下来的。

 “妈,那我尽力去跟我认识的学部委员打个电话说说这个事情吧。”

 “不过,我不敢保证一定能起作用。”

 林雅玲脸上一喜,说道:“北大的校长杨德忠可是都跟你爸明说了,杨校长说,只要你出面,那些学部委员评委一准会给你面子。”

 王浩然说:“那我恐怕要抓紧时间了,因为明天上午就要评选了。”

 正说着话呢,门外响起了敲门声。

 王浩然过去把门打开了一看,过来的不是别人,赫然是京城工业学院保卫处干事冯爱国。

 “浩然同志,科学院那边给你打电话找不到你的人,又派人来咱们学校找你,给你送来一个请柬。”冯爱国说着递给王浩然一个信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