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第141章 世界令限定全新排版印刷体系【求订阅!】(第3页)

 王浩然是比较看重郭明亮认真负责、严谨勤奋的优良品质。

 郭明亮责任心很强,不管做任何的事情,他都会全力以赴,而且,非常的有拼劲。

 王浩然很需要这样的人来帮助自己。

 这样性格品质的人,其实做任何事情都不会差。

 王浩然要选出一批这样的工作上的拼命三郎来辅佐自己。

 管理嘛,其实就是一个认真负责的态度问题!

 你只要责任心强,工作勤奋而且积极性高,那就可以做管理。

 三个被王浩然点到名字的人心里面都是很开心。

 刘先超见王浩然只要了3个人,他心里松了一口气。

 他笑着说道:“浩然呀,只要3个人怎么够?”

 “我觉得,可以再多带几个人走,这样能够给你帮上更多的忙。”

 王浩然微笑着摆摆手说道:“已经够了。”

 “再多要几个人,就有挖墙脚的嫌疑了啊,哈哈!”

 “不过,京理工毕业的学生,将来我一定要多要几个,尤其是那些表现优秀的。”

 刘先超大手一挥说:“没问题!”

 “以后,盘古要多少优秀毕业生,咱们就敞开了提供,尽咱们最大的努力!”

 “嗯!干脆的,过两天在咱们学校搞一场专场招聘好了嘛!”

 ……

 年底了,王浩然那是相当的忙。

 比如,人民报准备启用全新的印刷出版体系:计算机预排版,然后再由计算机整版输出,直接上机激光照排印刷。

 这就有点儿高级了。

 因为这套设备以及系统是由王浩然主持研发的,所以,在人民报要启用这个全新的印刷出版体系的时候,它还特别请来了王浩然做技术指导。

 王浩然在这天的下午5点多特别来到了人民报社。

 人民报社的总编陈思朗亲自接待了王浩然。

 陈思朗这会儿心情挺感慨的。

 他算是老报人了。

 他在50年代末就来到人民报工作。

 他也是刚刚才当上人民报的总编。

 之前做报纸,那真不是一般的复杂和困难。

 尤其是在印刷图片的时候,就更麻烦了。

 印刷图片还要专门制版,还要使用半色调网点来模拟明暗的变化,最终把照片给制作成版,然后才能上机印刷。。

 总之,铅印时代,印刷需要付出的努力要大了太多。

 人民报在准备全面启用电脑排版,激光照排印刷之前,其实已经进行过一番的实验。

 陈思朗就发现,用新技术印刷出来的报纸更加清晰、美观、大气,而且排版也能更加的灵活。

 原来只能是黑白色的报纸,现在可以出彩色了。

 这可真的是印刷技术的一次突破性的进展啊!

 王浩然下午5点多来到了人民报社,陈思朗一见到王浩然就说:“浩然同志,欢迎前来见证历史啊!哈哈!”

 陈思朗很高兴,新的电脑排版和激光照排印刷技术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也能让新闻采集的时限大幅度拖后。

 如果说,之前的报纸下午5点就要截止收稿,因为排版印刷耗费时间太长的话,那现在则可以直接延后到当日的子时。

 反正排版调版的速度非常的快,有紧急新闻可以快速上版面。

 这对于报纸来说绝对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儿。

 王浩然跟陈思朗握手,他笑着说道:“很高兴能见证全新的报纸出版历史!”

 陈思朗说:“您如果愿意,可以来尝试一下咱们报纸的采编工作。”

 王浩然笑道:“真的可以吗?”

 “我还真的曾经有过一个梦想:从事编辑记者的工作呐!哈哈!”

 陈思朗微笑道:“您要真的来干编辑记者,那对咱们国家的损失可就太大了,哈哈!”

 王浩然就跟人民报的编辑记者们进行了一次座谈。

 这家龙国最权威的纸质媒体拥有着一大批的优秀采编人员。

 而且,它的采编人员年龄都有

点儿偏大。

 不过,这些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

 经过一番培训,目前所有的编辑都已经可以操作计算机排版设计软件进行流畅地排版了。

 他们一开始对用软件进行排版可能还不太适应,因此有点儿怨言。

 但是,真正学会了使用排版软件之后,他们就觉得吧,这也太香了!

 使用软件进行排版,非常方便进行修改,有什么错误,直接就改了,一点劲不用费。

 而且,排版还非常的便利,想排个什么形状都没有一点问题。

 最最关键的:原本一直都是黑白版印刷,现在竟然可以直接出版彩色报纸了!

 人民报算是报社改革的一个试点。

 这里不仅编辑全部使用电脑排版,而且记者也开始用电脑来写稿了。

 老记者们在真正接触电脑写稿之前,畏难情绪很严重。

 他们觉得吧,那么先进的东西,自己肯定玩不转。

 用电脑来写作,一准还没有用手写快。

 他们中有一些人就有些怨声载道。

 可是,当他们开始用拼音输入法进行写稿,他们就发现,其实并没有那么难。

 只要按照小册子上交代的,把键盘上的字母位置记住了,手的位置放好了,输入一开始可能有点儿慢。

 但是,一旦熟悉了之后,那速度可就上来了啊。

 一开始一个小时可能只能写几百个字。

 可熟悉了之后,一个小时写两三千字也不是问题。

 输入不仅比较快,进行修改也更便利。

 记者们渐渐地就觉得用电脑写稿子实在是太方便了,比用手写强了太多太多。

 这些编辑记者跟王浩然座谈的时候,都说的是好话,就没有一个抱怨和吐槽的。

 这个事情可是很难得的。毕竟,记者们是非常善于鸡蛋里挑骨头的,他们看什么都眼里带着警惕和批判。

 记者编辑们能一致说好,那就说明,这一套系统已经完全征服了从业者们的心。

 到了座谈会的最后,一名叫何畅的记者对王浩然说:“浩然同志,我负责写今天这篇人民报更换排版印刷系统的新闻,我想问您几个问题,您看可以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