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第144章 电力大瓶颈,突破!【求订阅】(第3页)

 领导一边听着王浩然讲解,一边连连连点头,他是感慨万千。

 不容易啊!

 电力发展对于龙国来说,长期以来都是个巨大的瓶颈。

 今天,总算是突破了这个瓶颈。

 只要瓶颈突破了,那么后续的发展将会开始加速!

 电力发展只要势如长虹,那么工业发展也就没有了瓶颈,再不会有任何的阻碍了。

 想到这儿,领导都已经有一些眼眶湿润了。

 参观完毕,领导对王浩然说:“浩然啊!制造这么一套发电机组是不是难度挺大的啊?”

 王浩然笑着说道:“领导,制造难度肯定是有的,但也不至于能阻碍到咱们!”

 “咱们的京城机床厂,现在生产设备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更新!”

 “如今,很多复杂的精密配件,咱们都可以造得出来了!”

 “所以,只要国家和地方上支持,这种新型的发电机组推广起来也应该是很快的。”

 领导听了点点头说道:“那就好,那就好!”

 “电力建设必须得加速了!”

 “如果我们不加速,我们的工业发展就会收到阻碍!”

 “所以,我们必须得克服一切的困难,集中一切的力量,把电力紧缺这个问题给解决掉!”

 领导参观完新的发电机组车间之后,马上又组织了一次座谈。

 领导在座谈会上对王浩然说:“浩然啊!我的建议是,咱们还是要多研制几种新型发电机组,像30万千瓦的、100万千瓦的还有160万千瓦的,都要搞一搞!”

 “这个工作由电力研究院来负责,但你也要给他们做一些指点。”

 王浩然微笑着答应了下来:“领导您放心!国家需要我做什么,我就会去做什么!”

 “其实,我认为,除了火电之外,我们也要关注其他发电模式。”

 “比如,欧洲早就在发展风电,还有国家在发展潮汐发电,我还听说,蜥方国家在研究太阳能发电。”

 “这些方面,我们都应该

深入地去研究。”

 “毕竟,像是风、潮汐、太阳能这些能源,都是取之不竭的自然能源,而非化石能源。”

 领导听完了含笑点头说道:“嗯!讲得好!”

 “我们要把这些研究任务分发下去,给不同的研究所去搞!”

 “一定要尽快出成果!”

 “如果你在这些方面有什么想法,一定要跟相关的部门结合一下。”

 王浩然微笑着点头答应。

 太阳能发电放在现在这个时候,还是个新事物,即便在欧陆犹撒,那也是刚刚起步。

 其实,太阳能发电技术并不算太难,难点就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的材料在这个时代相当昂贵。

 硅是光伏板最核心的组件,分为多晶硅喝单晶硅。不过,因为单晶硅具有更高的转换率和稳定性,所以,渐渐地,单晶硅成为最佳选择。

 也就是说,光伏板的制造其实跟芯片的原材料是一样的。

 国产60万千瓦超超临界发电机组成功并网发电之后,王浩然的主要工作开始转向盘古计算机科技公司。这家公司的建设工作与生产筹备工作几乎是同时进行的。

 王浩然要求京城中观村这个生产基地,要能实现一站式的配套生产,所以,要协调的东西也挺多。

 为了推动批量生产能早点到来,除了要加工生产线所需的设备之外,王浩然还得协调各种配套商以及原材料供应商。

 好在有国家帮忙,加上王浩然调来了一批的精兵强将,各项工作的推动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时间匆匆,转眼就到了1980年的1月下旬。

 到了这个时候,差不多又到了春节时分。

 在王浩然的带领下,盘古计算机科技公司在1月21日这一天,终于开始批量生产电脑。

 而且,产量还不算少,第一天就组装出来一千台的电脑。

 电脑之外,还生产了560台打印机、380台扫描仪以及300台的复印机。

 这个产量只发挥出盘古计算机公司中观村生产基地一半的产能。

 东西是生产出来之后,按照国家原本的计划,京城地区的各单位就开始陆续地采购并推行计算机信息化办公。

 差不多就是盘古计算机科技公司基本上不需要去管市场销售这一块,他们生产出来的产品都被国家包圆了。

 话说,盘古计算机公司第一批产品中,有不少都被调到了龙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

 刘川之作为计算机所的资深研究员,自然是也分得一台国产计算机来使用。

 刘川之来计算机所已经很多年了。

 不过,他一直也没有能出什么成果,基本上算是在这儿混日子。

 他不甘心就这么当一条咸鱼。

 刘川之也一直在等待时机,想要在别的方面干出来一番事业。

 尤其是改开之后,他的心就越发的火热。

 他想办个企业,挂靠在计算机所下面,赚了大钱,把企业办大了,那不也是个大成就吗?

 刘川之分到一台盘古计算机之后,他就迫不及待地开机想要看看这辈吹得神乎其神的国产高科技产品到底怎么样。

 电脑打开之后,他看到屏幕上出现了视窗界面,他的心便是狂跳不止:果然啊,这台国产电脑有那么点意思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