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第154章 世界最强机载雷达【求全订!】(第2页)

 “谢谢浩然同志,以后恐怕难免会麻烦您。”

 谢毅军匆匆离开了。

 他需要做的事情还是相当之多的。

 所以,他一刻也不能停息。

 他想,要想尽快做出点成果,除了筹备公司之外,还是要尽快把彩超机以及超声碎石机给建厂批量生产出来。

 这样的话,就可以开始向全国的医院大量供应了。

 ……

 转眼之间,1980年的春节就过完了。

 一般而言,对于龙国人,彻底过完年,要等闹完了元宵。

 但对于王浩然等人来说,基本上大年初五就算是春节假期已经完全画上了句号。

 肖仁明其实从初二下午就开始重新投入到工作中去。

 他现在要必须得抓紧时间把多普勒脉冲雷达给搞出来。、

 肖仁明是个有点儿任务就必须得全力以赴,加班加点去干的人。

 经过跟王浩然的谈话,他顿悟了许多,所以,他认为,自己必须得抓紧时间趁热打铁。

 话说,肖仁明重新回到实验室之后,这会儿,他是没有助理的。

 教授专家的科研助理,一般情况下都是自己的学生。

 也有找青年教师来打下手的。

 学生们过年都已经回家去了。而给肖仁明打下手的青年教师,他们也有家有口的,好不容易过个年的,怎么好意思打扰到?

 肖仁明也只能是自己进实验室里忙碌了。

 一开始,他按照王浩然的思路搞研究,一切都挺顺利的。

 但是,几天后,他就遭遇到了一个瓶颈。

 在造天线的时候,他怎么尝试,效果都不太理想。

 肖仁明心想,给浩然打个电话吧。

 总归是自己的女婿,会真心帮助自己。

 肖仁明就给王浩然在盘古公司的办公室打了个电话。

 王浩然接到电话,跟岳父聊了几句,他笑着说道:“干脆的,我就过去您的实验室里,跟您打下手吧。”

 三代战机很重要。

 新型的多普勒雷达也非常的重要,雷达不达标,三代机肯定是造不好的。

 所以,王浩然必须得抓紧时间在这方面也发发力。

 肖仁明一听,还有点儿不好意思:“哦,浩然啊,那怎么好意思呢?”

 “你现在也挺忙的吧?哈哈!”

 王浩然说:“我现在正巧也没什么事。”

 “我要帮您把雷达尽快给搞定了。”

 王浩然就去肖仁明的实验室帮忙。众所周知,雷达的天线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件,天线要是搞不定,那雷达肯定是发挥不出效果的。

 天线负责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要想让雷达精准发现目标,那就必须得实现方向性发射和接收。

 雷达在发射的时候,需要将能量集中辐射到需要照射的方向。

 而在接收的时候,则需要尽可能只接收探测方向的回波,同时分辨出目标的方向和仰角。

 方向和仰角,这两个坐标的测量直接与天线的性能相关……

 王浩然到了肖仁明的实验室,他了解了一下肖仁明的研究进度。

 王浩然很快就发现了肖仁明遭遇到的难题。

 肖仁明目前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天线设计测试的时候,发生了电磁波的反射与折射。

 结果就是导致

了信号的衰减、相位变化以及传播途径的改变。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那就需要精确地了解目标材料的特性,采用适当的信号处理技术来补偿这些效应。

 王浩然跟肖仁明探讨了相关的问题,他主要是用的激发对方思考的方式。

 这让肖仁明很快就意识到了问题的所在。

 王浩然就和肖仁明一块儿忙碌起来。

 研制多普勒脉冲雷达,那是需要大量的配套物资的。

 虽然肖仁明如今是学部委员,是大科学家,但是,在调动资源这一块儿,肖仁明跟王浩然还是没得比的。

 有王浩然在,他就能快速地调动起各种的资源,还能把一些必要的人都拉过来帮忙。

 加上王浩然脑子里早就想好了设计一个什么样的雷达,所以,也就两天多的时间,王浩然就和肖仁明一块儿把国内第一台多普勒脉冲雷达给研制了出来。

 这台多普勒脉冲雷达可以发射单脉冲,也可以发射多脉冲。

 设计的探测距离可以达到150公里之外。

 雷达设计好了之后,当然是要测试一下的。

 于是,大家就一块儿齐心协力,将这台雷达给抬到了实验楼的楼顶上。

 王浩然特别把雷达探测的方向对准了京城国际机场所在的方向。

 那里有大型客机不断地起降,所以,是最好的测试雷达的方位。

 雷达连接好临时电源,然后开了机。

 肖仁明还有点儿紧张,他也不知道,这台刚刚搞出来的雷达到底怎么样。

 目前正在使用的国产机载雷达都是机械雷达,技术严重落后,扫描的距离也非常的近。

 若是这台多普勒雷达真能成功,那可以算作是填补了一个重大的技术空白。

 毕竟,机械雷达目前在世界其他强国都已经处于一种淘汰的状态。

 “京城国际机场距离咱们这里大概40公里。”

 “如果能够探测到那里的飞机,这台雷达就算是获得了初步的成功。”肖仁明说道。